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學地給寶寶添加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一切細胞和組織結構的重要成分, 是生命的物質基礎, 在所有生命現象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蛋白質還有調節生理的功能。 人體中的肌肉、血液、膜、腱、骨骼、頭髮和牙齒等, 沒有一樣不是蛋白質組成。

蛋白質對寶寶成長有重要影響
嬰幼兒時期正處於身體的生長突增階段, 蛋白質的質和量都直接對其有重要影響, 倘若缺欠, 就會造成疾病, 甚至導致死亡。
一個生命從嗷嗷待哺的新生嬰兒成長為一名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無論是從身高的增長, 還是體重的增加, 無論是身體內部各個器官地生長、發育,
Advertisiment
還是對各類衰老組織的更新, 對損傷後組織的修復, 都離不開蛋白質。 換句話說, 一個幼小的生命不僅每時每刻都需要以蛋白質為原料來構築新的細胞和增長新的組織, 也必須隨時用蛋白質來修復細胞以彌補丟失。 因此, 他們對蛋白質的需要量相對來說是要比成年人多的。
除此之外, 人體在消化食物和進行物質代謝過程中, 還需要各種各樣的“酶”, 來對體內的各種生理活動進行調節。 人體內還有許許多多有著特殊生物功能的“激素”, 它們也都是由蛋白質構成的。 如果缺少了蛋白質, 這些“酶”或“激素”的作用就會受到影響, 這種時候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也就難以維持了。
與此同時, 我們每一個人又是生活在大千世界之中,
Advertisiment
人體不可避免的會受到細菌或病毒對機體的侵襲。 要對抗外界微生物的傷害, 人體內就會迅速地產生一些具有抵抗能力“抗體”, 這些“抗體”也是由蛋白質構成的, 當蛋白質營養不良時, 就會使得幼兒的免疫功能下降, 容易生病。 當食物中蛋白質供給不足時, 幼兒的生長發育必將受到影響。 所以, 年輕的父母就應該十分重視幼兒時期蛋白質的供給。

科學添加蛋白質
蛋、肉、魚、奶等動物蛋白質中所含的氨基酸, 從其組成和比例方面都比較合乎人體需要, 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從而能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而植物蛋白質如豆類、麵粉、小米、玉米等, 除黃豆中所含氨基酸比較全面外, 不少植物蛋白質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的種類都不甚完備,
Advertisiment
因而營養價值不如動物蛋白質。 嬰幼兒時期的新陳代謝旺盛, 應適當多吃動物蛋白質。 但要注意膳食營養調配合理, 不能只吃肉類, 不吃蔬菜水果。 否則, 膳食達不到酸堿平衡, 容易生病。 如限於條件而主要食用植物蛋白質, 則要多採用豆類, 並在品種上力求多樣, 數量上也要略高於動物蛋白類食物。
但是, 食物中的蛋白質供應過量時, 對寶寶的健康也是不利的。 吃蛋、肉過多時, 多餘的蛋白質只能作為“熱能”被消耗掉, 還會產生過多的含氮廢物, 如尿素和尿酸, 會增加腎臟的排泄負擔。 過多的蛋白質分解產物滯留在腸道內, 還會使大腸裡的細菌腐敗作用加強, 對身體也是無益的。
Advertisiment

一般來說, 1歲以內的嬰兒在母乳餵養時, 每日、每公斤體重所需供給的蛋白質是2.0~2.5克。 如果用牛奶餵養, 需要供給的蛋白質是3~4克/每日/每公斤體重。 到了1歲以上的幼兒時期, 寶寶的體重增加到10公斤以上, 每天需要的蛋白質大約為35克左右。 具體地說 , 我們以1歲半的孩子為例, 每天最好吃250~300毫升牛奶, 1~2個雞蛋, 半兩瘦肉, 一些豆製品, 有條件時再吃一些肝末、魚泥, 這樣就基本能夠滿足小兒生長發育所需的蛋白質了。
(實習編輯:朱清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