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季腸套疊高發 胖BB要當心!

秋意越來越濃, 天氣也越來越清涼了, 發生腸套疊的寶寶也漸漸多起來了。 在這季節交替的時節, 寶寶在沒有特殊原因的情況下煩躁哭鬧, 大便又帶血, 這可能就是腸套疊。

據醫生介紹, 每年秋季是急性腸套疊的高發期, 多見於2歲以內的嬰幼兒。 什麼是腸套疊?家長又能怎樣快速識別寶寶的症狀呢?秋季高發家長又有什麼預防措施?

胖寶寶容易發生腸套疊

腸套疊是指部分腸管及其腸系膜套入臨近腸腔內造成的一種絞窄性腸梗阻。 寶寶發生腸套疊以後, 要立即送醫院治療。 否則, 便會貽誤病情,

Advertisiment
被套疊部分的腸壁血液迴圈長時間受到阻礙, 會使腸壁發生環死、穿孔, 導致腹膜炎, 甚至死亡。

臨床實踐中, 發現患病的多是比較胖的寶寶, 並且年齡多在2歲以內。 由於這麼大的孩子多數不會自己描述病情, 因此家長應該瞭解該疾病的症狀, 並能做到及時將患兒送往醫院治療。

引發腸套疊的原因很多, 10%-30%的患兒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由於食物、炎症、腹瀉、寄生蟲等原因, 刺激腸道產生痙攣, 造成腸道運動節律失調, 而使某段腸管套入另一段腸腔引起劇烈腹痛間歇性發作。

秋意越來越濃, 天氣也越來越清涼了, 發生腸套疊的寶寶也漸漸多起來了。 在這季節交替的時節, 寶寶在沒有特殊原因的情況下煩躁哭鬧, 大便又帶血,

Advertisiment
這可能就是腸套疊。

家長如何識別?且看四大症狀

腸套疊的發病原因不是很明瞭, 有人認為是與嬰幼兒回盲部系膜固定未完善、活動度大有關。 60%的患兒年齡在1歲以內, 80%的患兒年齡在2歲以內, 新生兒少見, 在臨床中最常來就診的就是可愛的胖寶貝。 那麼, 寶寶出現哪些症狀時, 我們要當心他可能得了腸套疊呢?

爸媽如何識別

1、腹痛:孩子雖然疼痛, 卻不會描述, 臨床上可表現為突然發生哭鬧、屈腿、面色蒼白。 腹痛緩解時仍可玩耍或入睡。 反復發作後, 患兒精神漸差、嗜睡、面色蒼白、精神萎靡甚至出現休克。

2、嘔吐:腹痛發作後不久便發生嘔吐。 初為乳汁、乳塊或食物殘渣, 後來帶有膽汁, 晚期可吐出糞便樣液體。

3、果醬樣大便:病初時可有1~2次正常大便,

Advertisiment
以後便排出含血和黏液的糞便, 像果醬樣。 大多數患兒在起病後4~12小時出現這種帶有特徵性的果醬樣大便。 少數嬰兒來診時無血便, 僅肛門檢查時手套上染有血跡。

4、腹部腫塊:由於腸管發生了套疊, 因而局部隆起似腫塊狀, 可以形象地描述為臘腸樣。 隨著病情發展, 患兒常因電解質紊亂、嚴重脫水和高熱、腹脹併發腹膜炎徵象, 全身情況惡化會出現昏迷和休克, 此時, 腹部腫塊反而不容易查出。

秋意越來越濃, 天氣也越來越清涼了, 發生腸套疊的寶寶也漸漸多起來了。 在這季節交替的時節, 寶寶在沒有特殊原因的情況下煩躁哭鬧, 大便又帶血, 這可能就是腸套疊。

治療&預防手冊

出現病情立即就醫診治

Advertisiment

近期天氣明顯變化, 家長要及時防治孩子的上感、腹瀉等疾病, 4-6個月添加輔食時要循序漸進, 飲食要規律, 如果突然出現陣發性規律性哭鬧, 一定要引起警惕, 特別是大便為血樣或水果凍樣, 更應儘早到專業醫院就診。

寶寶發生腸套疊以後, 要立即送醫院治療。 否則, 被套疊部分的腸壁血液迴圈受到阻礙, 可能使腸壁發生環死、穿孔, 導致腹膜炎, 甚至死亡。 因此, 如果一個健康的嬰幼兒突然出現上述四大症狀時, 應立刻想到是否患了腸套疊。

套疊若發生在48小時以內, 全身情況良好, 無腹脹、明顯脫水及電解質紊亂者, 可以行空氣灌腸復位。 復位成功的話, 寶寶就可以免受手術之苦。 若復位失敗, 或是48~72小時以內疑有腸壞死,

Advertisiment
就必須手術治療了, 所以媽媽們在家時一定要好好觀察自己的寶貝。

預防工作要到位

1、秋季是病毒高發期。 注意寶寶的飲食衛生,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防止病從口入。 寶寶的食物應燒熟、煮透, 儘量不吃隔夜食物, 冰箱中取出的食物需熱透。 消毒奶瓶需在沸水中煮15分鐘。

2、在生活中媽媽們要注意科學餵養, 不要過饑過飽。 給寶寶添加輔食時, 必須做到每次只增加一個品種, 量由少到多。 宜給寶寶提供易消化的食物, 不要在此時增加寶寶從未接觸過的食物。

3、秋季晝夜溫差大, 天氣變化多樣。 媽媽要注意氣候的變化, 隨時給寶寶增減衣服。

4、不擅自濫用驅蟲藥, 避免各種容易誘發腸蠕動紊亂的不良因素。 曾經患過腸套疊的嬰幼兒, 如遇不良因素作用,還有可能舊病復發。必要時,可以在秋季腹瀉(輪狀病毒腹瀉)流行前,接種疫苗,預防腹瀉。

如遇不良因素作用,還有可能舊病復發。必要時,可以在秋季腹瀉(輪狀病毒腹瀉)流行前,接種疫苗,預防腹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