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季小兒驅蛔正當時 三個禁忌須知

蛔蟲病是兒童時期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之一, 以3-14歲兒童發病率最高。 治療蛔蟲病有效辦法是服藥驅蟲, 但服藥的季節不同, 治療效果也不同。

夏季, 人們常生吃蔬菜、瓜果、喝生水, 是感染蛔蟲卵最多的季節。 成熟的蛔蟲卵進入人體後, 先在小腸裡孵出幼蟲, 多數幼蟲利用體小的特點, 鑽進了腸壁, 經小血管至門靜脈, 隨著血液進入肝臟、心臟, 4-5天后大部分移至肺部。 幼蟲在肺內經過兩次蛻皮, 很快發育長大, 然後穿過微血管到達肺泡, 再經過氣管到咽部, 在呑咽過程中經胃再次到達小腸, 發育成成蟲。

Advertisiment
這一過程大約需要60-70天的時間。

夏季幼蟲生活在肺部或血液裡, 沒有迴圈到小腸, 這時驅蟲, 藥物並不能起作用。 而在秋季, 因夏季感染的蟲卵己發育成成蟲, 且集中在小腸內, 藥物可在短時間內有效地殺死蛔蟲。 所以, 秋季是最好驅蛔時期。

如何知道孩子肚裡有蛔蟲?

家長可以先觀察孩子, 自己先做一個大致判斷:孩子常喊肚子痛, 尤以臍周部位為多, 揉按後可緩解。 孩子夜間睡眠易驚醒、磨牙和流口水;在小兒面部、頸部皮膚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圓形或橢圓形斑片, 上面有細小灰白色鱗屑, 俗稱“蟲斑”;無明顯原因, 孩子的皮膚常反復出現“風疙瘩”;孩子有偏食表現, 並好吃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如泥土、紙張、布頭等;孩子吃得多且好饑餓,

Advertisiment
愛吃零食, 吃得多也總胖不起來。 如果家長發現小兒有上述異常表現時, 就應懷疑孩子肚裡有蟲, 去醫院檢查糞便內有無蟲卵即可確診(成人也是用此法確診), 若有蟲卵就應該進行驅蟲治療了。

小兒服用吃驅蟲藥有注意事項

1、兒童服驅蟲藥應空腹。 空腹服驅蟲藥, 可使藥效直接作用於蟲體, 以收到驅蟲之效。 另外, 服藥後要多喝水, 多吃含植物纖維素的食物。 水和纖維素能加強腸道蠕動, 促進排便, 及時把被藥物殺死或麻痹的蟲體連同糞便一起排出。 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有谷類、堅果、新鮮蔬菜等。 不宜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否則容易引起便秘而影響驅蟲效果。 同時要少吃油脂類食物。 驅蟲藥多為脂溶性藥物,

Advertisiment
且只在腸道內發揮局部治療作用。 如果攝入過多油脂含量高的食物, 可促使驅蟲藥被人體吸收, 既增加了對人體的毒性, 又降低了療效。

2、禁食油類減毒增效。 一般認為, 服用這些藥物時不必忌食油性食物, 原因是這些藥物吸收少, 毒性低。 但是服用這些驅蟲藥時最好還是忌食油膩食物。 因為驅腸蟲藥物畢竟利用的是藥物腸道局部作用, 這類藥物多屬脂溶性, 油膩食物或多或少還是對其吸收有促進作用。 藥物吸收增加, 毒副作用就會有增強;吸收增加, 腸道內剩餘藥量就會減少, 因此驅蟲作用就會降低。 所以說, 最好還是忌油性食物的好。

3、兩歲以下小兒不宜驅蟲。 這是因為大多數驅蟲藥服用後, 或多或少需經肝臟分解代謝或經腎臟排泄。

Advertisiment
2歲以內寶寶的肝、腎等器官發育尚不完善, 有的藥物會傷害嬌嫩的肝、腎臟, 因此驅蟲藥多標明嬰兒禁用或慎服字樣。 另外, 從腸道寄生蟲的特點來看, 蟲卵大都附著於污染的手或蔬菜表面, 而寄生蟲的感染途徑是口。 2歲左右的寶寶接觸蟲卵的機會要少於大齡兒童, 他們接觸的東西一般局限於家中的物品和玩具。 這些東西比較清潔, 蟲卵相對少或沒有。 吃蔬菜的種類與量也少得多, 進入體內的蟲卵也相應減少。 而且蟲卵在體內到長大成蟲需要一定的時間, 也就是說, 待從口入的蟲卵長到成蟲, 孩子也超過了2歲。 因此, 2歲以下小兒一般不需服用驅蟲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