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季寶寶腹瀉媽媽早知道

病例

即將1周歲的洋洋這幾天感覺不舒服, 發熱, 咳嗽, 渾身無力, 奶奶以為這是感冒了, 喂了點感冒藥, 不想今天開始拉肚肚, 稀稀的, 像蛋花, 聞起來不臭。 洋洋一連拉了幾次, 小屁屁都疼了。 媽媽趕緊帶她到醫院化驗, 結果在大便中只發現WBC(白細胞), 沒有RBC(紅細胞), 血常規白細胞正常, 淋巴細胞增多。

醫生分析

寶寶很有可能患上了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是感染輪狀病毒引起的, 早期可伴有發熱、咳嗽、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狀, 1~2天后開始腹瀉, 腹瀉次數多, 可達十餘次, 大便呈蛋花樣, 無腥臭味。 大便檢查有少量白細胞。

Advertisiment
在輪狀病毒高發季秋季, 一定要警惕秋季腹瀉的發生。

秋季腹瀉與普通腹瀉的區別

秋季腹瀉

多在秋季發病

大約1周左右

一天大便5~6次,

多的可達十多次

大便呈清水樣或蛋花樣,

有時白色米湯樣

無腥臭味, 伴有嘔吐和發熱

糞口傳播, 有流行性

普通腹瀉

季節性不明顯

一般3~5天

大便混有奶瓣或有黏液

消化不良引起的大便有酸臭味

無傳染性

寶寶得了秋季腹瀉, 媽媽怎麼做?

●記錄和觀察

寶寶患病期間, 媽媽要每天記錄寶寶的大便情況, 包括次數、顏色、性狀等, 以便為醫生提供準確資訊。

觀察寶寶一般情況。 有無口渴、尿少, 如果出現哭無淚、眼窩凹陷、皮膚彈性差及嗜睡等症狀, 說明寶寶出現脫水症狀且病情加重, 需要及時就醫。

Advertisiment

●護理是關鍵

補液防脫水

寶寶腹瀉次數多了很容易造成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因而要及時給寶寶喂服補液鹽。 並且要遵循“丟多少, 補多少”的原則, 一天分多次給寶寶服用。 只要補水工作做得好, 寶寶病情就會慢慢好轉。

補液 TIPS

如果寶寶腹瀉伴嘔吐, 剛剛嘔吐後不要馬上補水, 這樣容易造成二次嘔吐。 先觀察20多分鐘, 待寶寶嘔吐緩解後再少量喂些溫開水補液鹽。

還可以給寶寶做炒米湯:將普通大米洗淨、晾乾, 用大鍋炒至金黃色, 加水煮粥, 給孩子喝米湯, 補液的同時還有一定止瀉作用。

燉蘋果水喝:將蘋果洗淨去皮, 切塊放入適量沸騰的清水中, 蓋上鍋蓋, 小火慢慢熬, 待湯微微變黏稠、蘋果半透明即可。 燉蘋果含有豐富的鞣酸蛋白,
Advertisiment
有吸附作用, 可以止瀉。

護理小屁屁

由於寶寶排便次數多, 糞便對臀部皮膚刺激較大, 容易讓小屁屁又紅又腫又痛。 因此, 媽媽不要偷懶, 每次排便後都要用溫開水清洗寶寶的小屁屁。 洗後輕輕擦乾再塗上一層護臀霜, 勤換衣物, 並儘量保持乾燥, 避免發生感染。

飲食呵護:清淡、流食

患病期間寶寶的腸胃功能很弱, 最好給寶寶清淡流食。 如果寶寶6個月以上, 可以做些米湯、米粥、爛麵條湯等。 這樣既補充水分又增加營養。 注意少油, 不要給寶寶添加不易消化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否則易加重腹瀉。 患病期間不給寶寶生吃新鮮果蔬, 因為這些高纖維食物可以增加大便量, 使大便軟化, 易加重腹瀉。

小提示:

腹瀉期間不要給寶寶禁食。

Advertisiment
禁食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 甚至加重病情。 母乳餵養的寶寶繼續母乳餵養, 人工餵養的寶寶, 應對奶粉進行稀釋或食用腹瀉用奶粉。 已添加輔食的寶寶可給予米粥等流食。

腹部護理:保暖

寶寶腹部一旦受涼會加重病情。 患病期間要注意給寶寶腹部保暖, 這樣有利於寶寶康復。

秋季腹瀉, 重在預防

預防秋季腹瀉媽媽必知

●雙手衛生:每次給寶寶換尿布後、沖奶前、餵奶前、餵飯前都要洗淨手。 母乳餵養的寶寶, 媽媽在餵奶前應將乳☆禁☆房擦洗乾淨。 奶粉餵養的寶寶, 要特別注意飲奶器具的消毒。

●飲食衛生:給寶寶製作輔食時應選用新鮮的食物, 現吃現做。 寶寶的餐具、炊具用前要消毒, 尤其是給寶寶做輔食的餐具炊具(菜板、榨汁機、各種容器等)用後要晾乾再放置,

Advertisiment
用前要清洗、消毒。 同時, 寶寶在飯前、便後和外出回來後也要洗淨手。

●保持空氣新鮮:不要因為天氣轉冷, 怕寶寶受涼而緊閉門窗, 每天保持室內良好的空氣流通, 能夠有效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 不過要注意給寶寶腹部保暖。

不要接觸其他腹瀉寶寶:儘量不要帶寶寶到病患集中的醫院, 少去公共場所, 不要接觸其他患有腹瀉的寶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