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冬季寶寶養護指南

秋天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 也是人體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 正是四季中保養臟器機能、積蓄生命能量的最好時機。 秋冬季還是寶寶疾病的高發階段, 秋天要想讓孩子少生病, 就要在養護上面多下工夫。

1、生活規律, 早睡早起

有寶寶的家人都知道, 寶寶天一亮就醒, 這是因為寶寶跟自然之氣聯繫得緊密, 太陽升起, 人體內的陽氣也開始生髮, 所以寶寶醒得早, 這個時候家長應該跟寶寶一起起床活動。 這是符合古人提倡的人與天地自然合一的行為,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就記載:“秋三月, 早臥早起,

Advertisiment
與雞俱興”。 在活動前, 大人小孩要養成先喝溫熱開水、然後再活動的習慣。

2、飲食貴在有時有節

秋季在食材選擇上, 要根據秋季的季節特點, 以預防秋燥、利於陽氣收斂為主。 秋天雨水較少, 天氣乾爽, 人體容易虛火上延出現“秋燥”, 中醫認為, 燥易傷肺, 秋氣與人體的肺臟相通, 肺氣太強, 容易導致身體的津液不足, 出現諸如津虧液少的“乾燥症”, 比如皮膚乾燥, 多有咳嗽。 防秋燥, 重在飲食調理, 適當選食一些能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 比如梨、甘蔗、荸薺、百合、銀耳、蜂蜜等食物。

另外, 剛過了濕熱的夏季, 孩子的脾還很弱, 但是, 天氣轉涼, 胃口又大開, 是典型的脾弱胃強, 所以秋季調理脾胃應側重於清胃熱、健脾, 以瀉掉胃中之火,

Advertisiment
使體內的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 待胃火退後才可適當增加飲食。 在此之前注重養脾, 少食多餐, 多吃熟、溫軟開胃、易消化的食物。 少吃辛辣刺激油膩類食物, 不宜吃生冷食物或大量瓜果, 這是因為夏季大量食瓜果, 尚不至於造成脾胃疾患, 但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 入秋後再大量食瓜果, 勢必更助濕邪損傷脾陽, 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濕, 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 因此, 入秋之後應少食瓜果, 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

如果生病、身體不舒服, 比如感冒、腹瀉、肺炎等, 飲食一定要立刻停掉牛奶、雞蛋、肉類, 最好以粥類為主, 到孩子有胃口的時候再給孩子逐步添加營養物質。

3、學會穿衣, 防寒防感冒發燒

初秋,

Advertisiment
暑熱未盡, 涼風時至, 天氣變化無常, 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有“一天有四季, 十裡不同天”的情況。 秋季溫差大, 早晚涼風襲人, 當午卻太陽灼人, 所以給孩子適當增減衣物是保障孩子不生病的前提。 如果小兒不能及時增減衣服, 就會冷熱不均, 容易感冒。 小兒活動量大, 如果過早添加衣服, 孩子就會出汗, 汗毛孔敞開, 血液流動增快, 散熱功能加強, 加速散熱, 由於小兒的體溫調節中樞和血液循環系統發育尚不完善, 不能及時調節體內和外界的急劇變化, 當秋季的涼風吹來時, 小兒調節失去平衡, 就會出現發熱、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狀, 如果抵抗力低或治療不及時, 可發展成氣管炎、肺炎等。

不要急於給孩子添加衣服, 因為天氣一天比一天冷,

Advertisiment
只能是越加越多, 到了真正的寒冷季節, 就沒的加了。 最好的辦法是爸爸與小兒穿一樣厚薄的衣服, 你靜坐時不感到冷, 孩子就不會冷, 孩子雖然沒有大人耐寒, 但孩子始終是在運動狀態, 即使是睡著了也不會安靜。 一定不要捂壞孩子, 因為一捂容易生內熱, 尤其是肺熱, 秋季肺要涼, 才能納氣, 肺氣才能足, 秋季就是養肺的季節, 所以一定不能捂。

當孩子已經出汗, 不要馬上給孩子脫下, 要等汗出完擦乾淨汗才能脫衣, 脫完衣服不能靜止不動或在陰涼的地方停留, 以防止受涼。 如果出汗濕衣服不能及時更換, 可以在後背搭塊毛巾來解決。

關於戴帽子的問題, 我們大人覺得戴帽子好看, 總是愛給孩子戴上帽子,

Advertisiment
也不管需不需要。 我們的頭部是一個散熱器, 如果有內熱了, 需要從頭部散發大量的熱氣, 所以不能熱天也呆帽子, 防止內熱聚集, 導致內熱。 如果天氣晴朗, 無大風, 最好不要給孩子戴帽子, 讓孩子曬曬腦殼, 吸納陽光中的能量, 有熱的時候也可以散熱, 防止內熱積蓄。 對於腦袋愛出汗的孩子, 更不建議戴帽子, 因為一出汗就容易受涼。 換了環境, 尤其是在室內也要把帽子摘掉。

如果覺得孩子有點兒受涼, 只需要3步就可以消滅掉藏在體內的寒氣, 防止疾病的發生。

第一步, 按摩

給孩子搓後脖頸和後背, 直到搓熱為止。 如圖所示, 如果屋子溫度不高, 可以隔著衣服給孩子搓背, 用工字型的方法搓熱後背。 如果家裡溫度適宜, 可以脫了衣服給孩子捏脊,然後搓背效果更好。

如果孩子較小,不方便搓背,可以給孩子按揉外勞宮或一窩風,也能驅散寒氣。

第二步,喝熱水

如果有條件,可以喝紅糖水,也可以喝蔥白紅糖水,把內在的寒氣去掉。

第三步,泡腳。

給孩子泡腳,溫度不宜高,泡到微微出汗為止。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空腹或剛吃飽飯的時候泡腳。

只要父母能夠細心觀察孩子,用以上三步能夠把藏在體內的寒氣去掉,防止疾病的發生。

可以脫了衣服給孩子捏脊,然後搓背效果更好。

如果孩子較小,不方便搓背,可以給孩子按揉外勞宮或一窩風,也能驅散寒氣。

第二步,喝熱水

如果有條件,可以喝紅糖水,也可以喝蔥白紅糖水,把內在的寒氣去掉。

第三步,泡腳。

給孩子泡腳,溫度不宜高,泡到微微出汗為止。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空腹或剛吃飽飯的時候泡腳。

只要父母能夠細心觀察孩子,用以上三步能夠把藏在體內的寒氣去掉,防止疾病的發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