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瞎玩也能鍛煉孩子的認知力?手把手教你不花錢帶孩子玩國外流行的感官玩耍

玩沙、玩米、玩水、玩泥巴......在那個電子螢幕還沒充斥我們生活的年代, 在家裡或戶外就地取材, 沒有規則和固定的玩法, 隨手拿來的東西都能讓我們執迷地玩一個下午。

原來這種低成本又好玩的遊戲叫感官玩耍, 近年在國外流行起來。

今天我們一起跟著定居在墨爾本的花姐, 見識一下澳大利亞“髒亂差”的遊樂場, 並讓花姐教你怎樣在家帶孩子感官玩耍。

你小時候是否也喜歡在水盆裡放上玩具戲水, 是否也喜歡跳進沙坑裡亂玩一氣, 是否也喜歡把手插進米缸裡感受小米粒梭梭地穿過手指的感覺,

Advertisiment
是否也喜歡玩肥皂和小泡泡?

前兩天帶超級婉去了鄉下的一個地方, 體驗超級棒。

這個地方一邊有我見過對小朋友最友好的咖啡館, 一邊有我見過最“髒亂差”的遊樂場。 沒錯, 就是這份“髒亂差”讓我和超級婉都享受其中, 其樂無窮。 先上照片↓

是不是感覺眼花繚亂, 亂七八糟的?

回來研究了一下才發現, 原來我們這一天體驗的玩法在西方育兒中是有個正式的名字的:Sensory Play, 感官玩耍。 而且這是一種被大力提倡的給孩子玩+學的好方法。

今天就來給大家詳解下究竟是怎樣的感官玩耍如此充滿魔力, 讓大人小孩樂在其中, 而且成本很低, 能在家和全家人一起玩。

什麼是Sensory Play(感官玩耍)

感官玩耍, 按照字面意思就是可以刺激到孩子各種感官的活動與遊戲,

Advertisiment
包括孩子的觸覺, 嗅覺, 味覺, 視覺, 聽覺以及平衡感, 運動能力等。

通過在遊戲和活動中玩耍, 創作, 研究並且探索, 從而自然地激發孩子的各項能力。

什麼樣的遊戲算得上是Sensory Play?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 因為感官遊戲的兩大特點是:unstructured (無固定結構)和open ended(開放式), 也就是遊戲過程中沒有一成不變的道具, 沒有預先設置好的過程, 不會有固定出現的結果。

如何使用道具, 如何玩以及出現何種結果都是因人而異的, 從而可以最大程度地調動孩子的能動性, 認知能力, 刺激他們的想像力, 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講到這也許大家還並不明白究竟什麼才是感官玩耍, 其實sensory play還有另外一個名字:messy play(亂糟糟地玩)。

通過這個名字大家也許可以明白了,

Advertisiment
也就是借助各式各樣的東西, 無論是大自然裡的, 生活中用的, 繪圖創意的, 科學實驗的, 甚至是垃圾雜貨, 放在一起產生或神秘或silly的“化學反應”。

因為沒有固定結構, 道具多樣, 任由孩子發揮, 因此註定了這樣的玩法很髒, 很亂, 會把家裡和身上弄得一塌糊塗, 處☆禁☆女座父母請提前有個心理準備。

比如剛開始玩的時候是這樣↓↓

過了幾分鐘變成這樣↓↓

感官玩耍對孩子的好處是什麼?

認知能力

感官玩耍首先能激發的是孩子的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做決定的能力。 聽上去對一個兩歲的娃來說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議。

當我們把一些陌生的材料無序地放在他們面前時, 其實我覺得父母本身也像是在做實驗。

Advertisiment

你可以觀察到什麼東西最先吸引到自己的孩子, TA用什麼方法來接觸這個材料, 用眼睛還是鼻子, 嘴巴還是手?TA又是如何把毫無關聯的材料聯繫到一起的?最後TA被什麼樣的結果感到滿意?

比如超級婉玩的一個桌子上有水, 顏料, 亮片, 巧克力粉和蘇打粉。

她先把顏料滴進水裡, 用勺子混合, 又摸摸巧克力粉, 聞了聞味道, 然後把水倒來倒去直到倒滿一個碗, 最後被一勺蘇打粉產生的氣泡徹底征服。 然後送給我說, 這是她做的杯子蛋糕。

如果你能很仔細觀察孩子玩的過程, 你似乎能看到她的小腦袋瓜是一種什麼樣的天馬行空般的運作。

當然孩子大一些的話, 玩的就會更有“技術含量”些。

例如他們會比較材料的不同,

Advertisiment
觀察顏料與水的融合, 研究沙子為什麼可以粘合在一起, 甚至通過自己臨時設計的實驗來驗證他們的預測, 一下變身小小科學家了呢。

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意能力

因為小朋友無法理解具體語言的含義, 所以通過切身的觀察和感受他們可以真正明白其含義。

比如你想解釋果凍的質感是不是很難?

很Q?很彈?這麼講估計只會引起孩子更多的問題, 那不如直接做(買)一盤果凍放在盤子裡, 與其讓他們吃, 不如讓他們用手摸, 抓, 捏……最後還是可以吃。

而通過這個探索的過程, 父母可以時不時地提問和回答, 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想。

因為這些所感所想都是最直接的, 他們並不會羞於表達。 比如這次玩了膠水我們認識了什麼是glue(膠水), 什麼是sticky(粘粘的)。

開放式玩法更重過程而不是結果。無論孩子用了什麼玩法,都是獨一無二的。

對於超級婉2歲這個年齡,我覺得她的玩法很大一部分是側重發揮創意,“自編自演”一些故事,或是模仿大人的某個行為,或是想像自己和動畫片/書裡某個角色在做一樣的事,常常她會自言自語,不知不覺編了一個小小的故事出來,讓人忍俊不禁。

身體協調能力

這一點其實不用我過多解釋。sensory play需要動用起小傢伙們的各項感官,手腳甚至全身。

從最簡單的摸,看,聽,聞,到小動作例如倒水,抓沙子,撿小物件,握畫筆,到更大的活動例如搬運,扔,敲打,跳躍等等,無時無刻不在幫助手眼協調,肢體協調和肌肉鍛煉。

更重要的是,這樣沒有限制的玩能讓孩子玩的自由,玩的釋放,玩的盡興,幫助他們晚上回去後早點睡覺,解放父母~

花姐支招:在家就能玩的感官遊戲

各種布料,紙張和材質

小寶寶們可以從最簡單的認識與感受材質開始。

記得我以前買過一支玩具八爪魚,上面有不同布料和材料,讓小寶寶們撫摸和啃咬。同樣道理,自己其實可以收集一些這樣的材料做成這種觸控板↓↓

通心粉,大米,雜糧

這些東西的特點是形狀小,手感好,聲音大,可塑性強。再配上一些道具,無論是最簡單的放在盒子裡,還是加上一些玩具玩過家家,就夠小朋友玩上好一會了。

水/沙子/植物,顏料,漏斗,小玩具

沒有一個小孩不喜歡玩水和沙子,他們可以創造出一個池塘,一個澡堂,一片沙漠,一座森林....

最後回到本文一開始提到的幾個問題。

當你瞭解了sensory play(感官玩耍)這個概念後,是不是一下就理解了你自己小時候執迷於玩的東西呢?是不是也會更理解自己的孩子愛玩的那些東西了呢?

很不幸的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的孩子能接觸到的感官遊戲的機會正在大大減少。

所以千萬不要再對孩子說“你這是在瞎玩”之類的話了,他們做的事自有道理呢。不妨停下手中的工作與手機,和他們一起瘋玩一場吧。

什麼是sticky(粘粘的)。

開放式玩法更重過程而不是結果。無論孩子用了什麼玩法,都是獨一無二的。

對於超級婉2歲這個年齡,我覺得她的玩法很大一部分是側重發揮創意,“自編自演”一些故事,或是模仿大人的某個行為,或是想像自己和動畫片/書裡某個角色在做一樣的事,常常她會自言自語,不知不覺編了一個小小的故事出來,讓人忍俊不禁。

身體協調能力

這一點其實不用我過多解釋。sensory play需要動用起小傢伙們的各項感官,手腳甚至全身。

從最簡單的摸,看,聽,聞,到小動作例如倒水,抓沙子,撿小物件,握畫筆,到更大的活動例如搬運,扔,敲打,跳躍等等,無時無刻不在幫助手眼協調,肢體協調和肌肉鍛煉。

更重要的是,這樣沒有限制的玩能讓孩子玩的自由,玩的釋放,玩的盡興,幫助他們晚上回去後早點睡覺,解放父母~

花姐支招:在家就能玩的感官遊戲

各種布料,紙張和材質

小寶寶們可以從最簡單的認識與感受材質開始。

記得我以前買過一支玩具八爪魚,上面有不同布料和材料,讓小寶寶們撫摸和啃咬。同樣道理,自己其實可以收集一些這樣的材料做成這種觸控板↓↓

通心粉,大米,雜糧

這些東西的特點是形狀小,手感好,聲音大,可塑性強。再配上一些道具,無論是最簡單的放在盒子裡,還是加上一些玩具玩過家家,就夠小朋友玩上好一會了。

水/沙子/植物,顏料,漏斗,小玩具

沒有一個小孩不喜歡玩水和沙子,他們可以創造出一個池塘,一個澡堂,一片沙漠,一座森林....

最後回到本文一開始提到的幾個問題。

當你瞭解了sensory play(感官玩耍)這個概念後,是不是一下就理解了你自己小時候執迷於玩的東西呢?是不是也會更理解自己的孩子愛玩的那些東西了呢?

很不幸的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的孩子能接觸到的感官遊戲的機會正在大大減少。

所以千萬不要再對孩子說“你這是在瞎玩”之類的話了,他們做的事自有道理呢。不妨停下手中的工作與手機,和他們一起瘋玩一場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