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看完日本這個魔性的設計幼教節目,終於知道為啥他們的設計辣麼牛(有國語版)

剛好臺灣重新配音加字幕, 所以我就心花怒放地追起來啦~(B站很多汁源, 以防有人不知道B站, 請上度娘搜“嗶哩嗶哩”, @B站, 給我們廣告費!)

雖然這是一部教孩子產品設計的幼教節目, 但在保證趣味的同時, 背後卻有日本著名的平面設計大師佐藤卓把關品質。

▲佐藤卓屢獲大獎, 樂天口香糖、明治牛奶的包裝都是他設計的。

每集只有短短的15分鐘, 節目推出後不僅孩子們愛看, 更圈了大批大人粉, 究竟這檔魔性的, 啊, 不對, 有趣的設計幼教節目為什麼有蜜汁吸引力呢?

1

設計的觀察

節目的第一部分叫“設計的觀察”。

Advertisiment
在輕鬆活潑的背景音樂下, 滾動播放一系列同類產品的設計。

▲觀察各類水壺

然後, 猝不及防地引你入坑......

▲茶壺有凹進去的地方

▲可樂瓶也有凹進去的地方

▲啊, 凹下去的地方像是人的腰身喔~

再來, 倒水。

加多個360度無死角特寫。

接下來, 萌萌噠的旁白姐姐一句話沒說, 直接拋出一個問題和一個任務:

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看完上面的片段以後, 掉坑的君Boss親身的體驗就是, 好想好想知道答案啊!然後腦袋不自覺在翻找以前學過的知識, 發現壓強什麼的都忘得差不多, 於是想要翻書、上網找答案!

不僅如此, 倒水的時候還會看著茶壺沉思(感覺好久沒用腦袋思考了)......

所以這個節目的魔性在於, 就是不直接告訴你答案, 給你個思路自己思考!

Advertisiment

因為產品設計永遠沒有最好的答案, 只有更好的設計!

2

從不同角度觀察物件

第二部分叫“素描”。

每一集, 節目會邀請不同年齡、性別的人, 圍成一圈, 圈中放一件很常見的物件, 參與者要將自己看到的畫成素描畫。

到最後, 你會發現, 從不同角度看同一件物體, 大家看到的都不一樣。

這對大人來講是很顯淺的道理是不是?但有的孩子學完達芬奇畫雞蛋可能都不知道其中的意義呢~

3

拆解

第三部分名曰“拆解”。

這部分可謂是強迫症患者的福音。

因為節目組會將日常生活的各種東西拆解, 並且擺成灰常舒服的圖案。

什麼薯片, 口香糖, 薄荷糖......都是小case

將柳丁和葡萄拆成這樣, 我就真的心服口服了~

為什麼節目組要花那麼多心力拆解這些東西呢?

Advertisiment

原來,

4

天馬行空

第四部分“天馬行空”是君Boss非常喜歡的一部分。

一男一女的旁白用小孩子說話的方式和口吻進行對話, 探討很多生活中人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和現象進行提問。

例如, 為什麼書是長這樣子的呢?

為什麼ATM機前的隊要這樣排呢?

為什麼電話線卷得像麻花一樣?

提出問題後, 節目不是直接告訴你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而是首先將現在的設計推翻, 從“如果不是這樣”開始。

通過旁白一問一答, 互相附和, 一步一步推理出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所以這一部分最引人入勝之處是, 寶寶能夠跟著問題去思考, 目前遇到了什麼問題, 下一步應該要怎麼做, 最終得出一個比較好的設計結果。

Advertisiment

這個過程能夠讓孩子練習思考的方式, 而不只是知道設計原理。

5

設計師

最後一部分是“設計師”。

每一集節目都會邀請很多設計師大咖上來回答3個問題:

1、個人最為滿意的設計是哪件作品呢?

2、設計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什麼呢?

3、如何在設計上更加進步呢?

上來的大咖個個都是日本頂尖的設計師, 所以這一部分真是乾貨滿滿, 想要從事產品設計的大人小孩真的不能錯過啊~

▲深澤直人為蘋果、無印良品、Nike等國際知名品牌設計產品。

▲9H膠囊旅館、Teteo奶嘴壺都出自柴田文江之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