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看2歲寶寶如何成為探索家

寶寶2周歲了, 爸爸媽媽看著越來越能幹的寶寶, 不禁喜上眉梢。 可是剛滿2歲的寶寶似乎更會給爸爸媽媽添麻煩, 常常弄得他們焦頭爛額。

寶寶不僅學會走, 小步子邁得越來越穩健, 而且他們開始學會跑, 學會跳, 喜歡推著或拉著東西走, 把家裡的小椅子, 玩具弄得滿屋都是;他們的性子是那樣的急, 東西抓在手裡玩幾下, 就扔掉, 換另外一個玩具;爸爸媽媽更看不懂的是:寶寶好像有無窮無盡的精力需要發洩, 天不怕, 地不怕, 越來越難對付了。

2歲寶寶――“大刀闊斧”的探索家

有的年輕父母不禁要問:寶寶們到底怎麼啦?親愛的家長們,

Advertisiment
放心吧, 那是寶寶正在“大刀闊斧”地探索這個世界哩!以前他們受到許多生理條件的限制, 不能“為所欲為”, 所以只能做個“乖寶寶”, 現在他們能熟練地運用手和腳了, 還不趁機“大展拳腳”?這為他們進一步認識這個世界, 發展自己的智慧, 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他們的認知能力已不再是單純的經驗和知識的積累, 而且他們能進行一些簡單的邏輯關係的思考, 開始發展真正的智慧了。

我們曾在《1歲寶寶的思維地圖》一文中, 介紹過嬰兒通過自己的動作進行思維, 是一種直覺行動思維。 著名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將0-2歲的寶寶思維的發展階段稱為感知運動階段。 上次我們介紹了1歲的寶寶經歷了感知運動階段中的前4個子階段,

Advertisiment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2歲寶寶經歷的感知運動階段中的第5和第6個子階段吧。

第5級(12―18個月)

將問題解決到底

寶寶在過了一周歲後, 他們關注的焦點不再僅僅是自己了。 他們拓寬了自己的視野, 開始對周圍的環境產生濃厚的興趣。 他們面對四周新奇的環境, 發明創造出一些新的手段來應付新的問題, 而不是1歲前的誤打誤撞, 或是簡單地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斷重複一個動作, 現在他們是一個徹底的問題解決者。

情景1:寶寶想拿放在桌布上的玩具, 可是玩具放得太遠了, 寶寶夠不著, 那怎麼辦呢?細心的媽媽並沒有馬上去幫他, 而是“按兵不動”, 她發現寶寶會嘗試運用不同的辦法不停地擺弄,

Advertisiment
偶然地, 他抓到了桌布, 發現玩具動了一下, 問題終於解決了!寶寶贏了!

寶寶開始有意識地抓桌布, 然後拉近臺布, 最後拿到了心愛的玩具。 我們的寶寶很了不起吧, 雖然他以前就會抓東西, 但是通過拉桌布得到玩具, 卻是一個有創意的新方法。

不僅如此, 寶寶還會有意做不同的動作, 看看會出現什麼不同的結果, 最後解決問題

形狀盒子時(一種玩具:盒子的六個面上有不同形狀的洞洞, 需要寶寶把各種不同形狀的積木通過匹配的洞洞塞進去), 寶寶拿著一塊積木, 當他不能一下子把積木塞進洞洞時, 他會嘗試轉動積木, 改變一下積木的方向, 直到成功地把積木塞進盒子裡去。

提示:如果是1歲之前的寶寶遇到這種問題的話,

Advertisiment
他們很有可能就放棄這塊積木, 換另一塊積木玩了。

第6級(18―24個月)

用小腦瓜思考

這是寶寶感覺運動階段的最後一個階段, 也是感覺運動智慧達到完滿的階段。

這個階段以前的寶寶是通過各種動作來進行思考的, 而18~24個月的寶寶開始發展一種新的思考方式――用大腦思考問題。 寶寶能夠通過小腦瓜的思考來解決問題, 而不一定像以前一樣通過不斷的動作嘗試後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情景2:寶寶正玩得興致勃勃, 突然寶寶手裡的小玩具“逃跑”了, 現在寶寶想要把卡在嬰兒床裡的玩具拿出來, 他會怎麼做呢?18個月以前的寶寶會不停地用手撥弄這個玩具, 想怎麼弄就怎麼弄, 直到把玩具撥出來為止;而這時的寶寶十足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高手,

Advertisiment
因為他開始借助聰明的大腦來思考問題了:玩具跑到哪裡去了呢?後來, 寶寶把床墊掀開來, 終於一步步把玩具“拯救”了出來。 這時的寶寶還有一個很大的本事, 那就是他們能把以前看到的動作過幾天突然表現出來, 使爸爸媽媽大吃一驚。 比如, 寶寶去一個小朋友家做客, 看到他的小朋友在嬰兒床上大叫大嚷, 又蹦又跳的, 使勁地搖著床的圍欄。 這個場面寶寶從來都沒見過, 他看得目瞪口呆的。 第二天,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寶寶在自己的嬰兒床裡也開始大叫大嚷, 又蹦又跳的, 使勁地搖著床的圍欄。 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 這是寶寶能用自己的小腦瓜思考的另一種表現, 因為寶寶能把先前看到的事物記在腦子裡, 然後,在一個適當的時候,寶寶就把記在腦子裡的覺得好玩的東西“表演”出來,這是一種延遲模仿。通過這些模仿的不斷練習,寶寶開始學會做一些裝扮遊戲,比如假裝吃飯,假裝睡覺等等。爸爸媽媽會發現寶寶們越來越能幹了。

如何發展2歲寶寶的智慧?

2歲寶寶的智慧發展越來越全面,不僅需要通過繼續發展他們的動作來促進智慧的發展,更需要家長給孩子創設不同的環境,讓孩子在不停的探索中,在解決層出不窮的問題中,積累經驗,發展智慧。

以下我們將提供一些幫助寶寶發展智慧的遊戲,以供爸爸媽媽參考。

12-18個月

遊戲:大

準備:不同的毛絨玩具,長繩,鉤子,積木。

玩法:在牆壁的高處釘一個鉤環,繩子饒過去,將繩子一端綁住毛絨玩具,另一端綁一個小積木。讓寶寶抓住積木,用力望下拉,使玩具上升。在拉的過程中,可以教寶寶唱:“小豬豬,飛高高,不害怕,笑一笑。”(假設拉的玩具是小豬,拉其他玩具時,兒歌內容可作相應的改動。)然後,讓寶寶站起來,把手舉高,使玩具降下來,唱:“小豬豬,降下來,不害怕,我抱抱。”然後,媽媽把毛絨玩具拿下來,給寶寶抱一抱,換另一個玩具玩。

分享:這個遊戲可以訓練寶寶的手臂力量,練習蹲下與站起的動作;在發展認知方面,讓寶寶建立拉繩子與物體升高,及放繩子與物體下降之間的關係;這種經驗的積累,有助於發展寶寶解決問題的能力。

遊戲:擠牛奶

準備:吸水海綿一個或兩個,剪成比孩子手型稍大的形狀;臉盆;食用色素(如果沒有使用色素,可以用不同顏色的飲料代替,如紅茶、綠茶、果珍、咖啡等等)。

玩法:在臉盆裡盛半盆水,將色素溶解其中。媽媽先示範給寶寶看如何將海綿裡的水擠出來,然後將水擠在寶寶的手背上,讓他感受到水被擠出來了,彩色的水可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接著媽媽握著寶寶的手用力擠兩下,使寶寶瞭解“擠”的意思。然後讓寶寶自己擠。在擠的過程中,可以唱兒歌:“小寶寶,擠牛奶;擠一擠,牛奶來;喝一喝,長得快。”

分享:增強寶寶手指關節的力量,瞭解“擠”的動作和液體流出來之間的關係。在擠的過程中,可以放不同顏色的食用色素,或把海綿剪成不同形狀,以增加趣味性;也可以讓寶寶用不同的手分別練習,或兩隻手一起擠。

18―24個月

遊戲:水滴搬家

準備:一個白色的制冰盒,一個滴管(或吸鼻器),玻璃杯,食用色素。

玩法:將食用色素溶於玻璃杯中,教寶寶用手指擠滴管,吸出彩色的水來。

然後把水擠出來,一滴一滴擠在一格格的制冰盒內。媽媽可以準備不同顏色的色素,讓孩子在不同的格子裡滴上不同的顏色,並告訴他各種顏色的名稱。

分享:訓練寶寶手指的精細動作及手眼協調能力;知道擠和吸之間的可逆關係。注意讓寶寶把相同顏色的水滴在同一個格子裡,這樣也有助於培養寶寶的分類能力。

遊戲:瓶蓋找媽媽

準備:若干個不同大小和種類的有瓶蓋的塑膠瓶(如可樂瓶、礦泉水瓶等)。

玩法:將塑膠瓶的瓶蓋都打開,將瓶身和瓶蓋散亂地放在一起。讓寶寶給瓶身配上瓶蓋,並把正確的瓶蓋擰上。媽媽對寶寶說:“這些小瓶蓋有一天出去玩,他們玩得很高興,可是回來時找不到媽媽了,你能幫他們找到媽媽嗎?”

分享:訓練手指轉動的技巧,手指及手腕的運用;通過仔細觀察(包括形狀,顏色等),讓寶寶學會有策略地解決問題。另外,轉動的技巧對一些寶寶來說可能有些難,你也不必勉強他,只要配對成功就鼓勵他。

然後,在一個適當的時候,寶寶就把記在腦子裡的覺得好玩的東西“表演”出來,這是一種延遲模仿。通過這些模仿的不斷練習,寶寶開始學會做一些裝扮遊戲,比如假裝吃飯,假裝睡覺等等。爸爸媽媽會發現寶寶們越來越能幹了。

如何發展2歲寶寶的智慧?

2歲寶寶的智慧發展越來越全面,不僅需要通過繼續發展他們的動作來促進智慧的發展,更需要家長給孩子創設不同的環境,讓孩子在不停的探索中,在解決層出不窮的問題中,積累經驗,發展智慧。

以下我們將提供一些幫助寶寶發展智慧的遊戲,以供爸爸媽媽參考。

12-18個月

遊戲:大

準備:不同的毛絨玩具,長繩,鉤子,積木。

玩法:在牆壁的高處釘一個鉤環,繩子饒過去,將繩子一端綁住毛絨玩具,另一端綁一個小積木。讓寶寶抓住積木,用力望下拉,使玩具上升。在拉的過程中,可以教寶寶唱:“小豬豬,飛高高,不害怕,笑一笑。”(假設拉的玩具是小豬,拉其他玩具時,兒歌內容可作相應的改動。)然後,讓寶寶站起來,把手舉高,使玩具降下來,唱:“小豬豬,降下來,不害怕,我抱抱。”然後,媽媽把毛絨玩具拿下來,給寶寶抱一抱,換另一個玩具玩。

分享:這個遊戲可以訓練寶寶的手臂力量,練習蹲下與站起的動作;在發展認知方面,讓寶寶建立拉繩子與物體升高,及放繩子與物體下降之間的關係;這種經驗的積累,有助於發展寶寶解決問題的能力。

遊戲:擠牛奶

準備:吸水海綿一個或兩個,剪成比孩子手型稍大的形狀;臉盆;食用色素(如果沒有使用色素,可以用不同顏色的飲料代替,如紅茶、綠茶、果珍、咖啡等等)。

玩法:在臉盆裡盛半盆水,將色素溶解其中。媽媽先示範給寶寶看如何將海綿裡的水擠出來,然後將水擠在寶寶的手背上,讓他感受到水被擠出來了,彩色的水可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接著媽媽握著寶寶的手用力擠兩下,使寶寶瞭解“擠”的意思。然後讓寶寶自己擠。在擠的過程中,可以唱兒歌:“小寶寶,擠牛奶;擠一擠,牛奶來;喝一喝,長得快。”

分享:增強寶寶手指關節的力量,瞭解“擠”的動作和液體流出來之間的關係。在擠的過程中,可以放不同顏色的食用色素,或把海綿剪成不同形狀,以增加趣味性;也可以讓寶寶用不同的手分別練習,或兩隻手一起擠。

18―24個月

遊戲:水滴搬家

準備:一個白色的制冰盒,一個滴管(或吸鼻器),玻璃杯,食用色素。

玩法:將食用色素溶於玻璃杯中,教寶寶用手指擠滴管,吸出彩色的水來。

然後把水擠出來,一滴一滴擠在一格格的制冰盒內。媽媽可以準備不同顏色的色素,讓孩子在不同的格子裡滴上不同的顏色,並告訴他各種顏色的名稱。

分享:訓練寶寶手指的精細動作及手眼協調能力;知道擠和吸之間的可逆關係。注意讓寶寶把相同顏色的水滴在同一個格子裡,這樣也有助於培養寶寶的分類能力。

遊戲:瓶蓋找媽媽

準備:若干個不同大小和種類的有瓶蓋的塑膠瓶(如可樂瓶、礦泉水瓶等)。

玩法:將塑膠瓶的瓶蓋都打開,將瓶身和瓶蓋散亂地放在一起。讓寶寶給瓶身配上瓶蓋,並把正確的瓶蓋擰上。媽媽對寶寶說:“這些小瓶蓋有一天出去玩,他們玩得很高興,可是回來時找不到媽媽了,你能幫他們找到媽媽嗎?”

分享:訓練手指轉動的技巧,手指及手腕的運用;通過仔細觀察(包括形狀,顏色等),讓寶寶學會有策略地解決問題。另外,轉動的技巧對一些寶寶來說可能有些難,你也不必勉強他,只要配對成功就鼓勵他。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2歲寶寶如何正確吃魚肝魚呢?

    你好,寶寶2、3歲以後,生長速度減慢、飲食品種和戶外活動增多,一般無須再額外補充魚肝油了。維生素A、D過量的話是會引起中毒的,如果不是很嚴重的話,建議還是通過平時的飲食來補充維生素A、D就可以了。 [詳細答案]

  • 4回答

    5歲寶寶如何補鈣?

    媽媽不要太擔心,孩子還小,現在矮不一定將來也矮,還要發育的嘛!想補鈣的的話,要食藥結合,不要只是補用藥物,平時多給他做些含鈣高的食物,多喝牛奶,睡前一杯奶,強壯一輩子。還要讓他多運動,多跑跑,和別的... [詳細答案]

  • 4回答

    4歲寶寶如何補鈣?

    吃一些魚肝油就好了,還要補充一些含鈣高的食物,喝優酪乳等,牛奶、益生菌等,讓寶寶出去多運動一些,利於鈣的吸收,帶他到太陽下面走走。 [詳細答案]

  • 5回答

    6歲寶寶如何補鈣?

    均衡營養,多曬太陽,多運動,多吃豆類食物,都喝牛奶,多吃魚類食物等海產品,補充一些葡萄糖酸鈣口服液等,多喝水。 [詳細答案]

  • 4回答

    3歲寶寶如何補鈣?

    首先要讓孩子多曬太陽,多運動,其次,媽媽應該給寶寶多吃一些牛奶、帶刺的小魚、大豆、海帶等食物最後適當的補充一些魚肝油,維生素D等,利於鈣的吸收。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