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盤點那些不必要的寶寶用品

雙十一近在眼前, 各種購物清單開始滿天飛, 不禁讓我想起去年的這個時候, 寶寶還沒出生, 我們在網上挑燈夜戰, 把一堆寶寶用品放進購物車的情景。

當時為了做一個最好的寶寶用品購物清單, 我們翻遍了各大網站的經驗貼, 後來把大部分“值得買”的東西都買回來了(雙十一買的最多), 然而一年過去, 有些東西使用頻率之低, 大大超出我們的預期, 現實就是這麼骨感。
寶寶馬上一歲了, 我覺得很有必要把自己踩過的坑標注出來, 給新手爸媽提個醒。 當然, 每家情況不同, 不適合我家的, 未必對你沒有用,
Advertisiment
因此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寶寶用品1.水溫計、感溫湯匙
初心:此類物品的功能是為了在洗澡、吃輔食的時候, 幫助新手爸媽們把溫度控制在適當範圍內, 防止燙傷孩子。 看起來很有必要嘛, 每次先試一下再讓寶寶接觸, 沒毛病。
現實:剛開始放洗澡水, 或者製作輔食的時候, 還認真地用這些工具測量一下, 兩三次以後就完全掌握溫度了, 根本不需要多一道環節啊。 PS:其實頭幾次使用的時候, 用工具測量過, 也還是不放心, 總要用手試一下, 用嘴嘗一下, 親自找適宜溫度的感覺……和我一樣的童鞋請舉手。
購買推薦:人體是最好的試溫工具, 手背的體感比溫度計更靈敏。
寶寶用品2.數碼相機
初心:寶寶出生和成長的時刻太值得記錄了!手機當然也能拍,
Advertisiment
但是寶寶愛動啊, 精彩一刻稍縱即逝啊, 用手機不好抓拍啊, 夜間效果不好啊……這些理由一羅列, 不由得拍了大腿——相機務必買, 而且要對焦快、圖元大的!
現實:我家寶寶快一歲了, 這一年裡拍了20多G的照片, 很少用到相機(囧)。 原來覺得相機抓拍速度很重要, 但其實“找到”拍攝工具的速度更重要——手機明顯比相機有優勢, 翻翻相冊就知道, 抓拍及時的精彩照片都是“手機出品”。 其實呢, 低月齡寶寶大部分時候比較安靜, 手機抓拍各個場景完全夠用了。 還有一點是原來沒考慮到的, 就是錄製視頻的需求非常大, 幾乎和拍照一樣頻繁, 手機拍的視頻, 存儲量尺寸大小正合適, 還方便分享!
購買推薦:相機還是要買的,
Advertisiment
但會走會跑前用處真心不大。
寶寶用品3.安全提籃
初心:當時去孕檢的時候, 看到別人家用提籃帶著寶寶複查候診, 覺得這東西真實用, 一定要買。 網上還有不少這王子那王妃提著寶寶的圖片, 果然提升逼格啊, 出行安全肯定要保障啊。
現實:使用場景太少。 除了42天的複查是回生產醫院外, 寶寶外出主要是跑附近的社區醫院, 根本不需要用到車。 這一年我們開車帶孩子回了兩趟老家, 總算是用上了兩回, 但沒想到寶寶醒著的時候, 根本不願意在提籃裡面待著, 放進去就哭鬧, 結果路上大部分時間是膩在媽媽懷裡的。 其實想想看, 安全提籃只能用到12個月(或13KG), 使用壽命短, 價格又高, 真的是性價比很低的物品。
購買推薦:如果沒有頻繁長途移動的計畫,
Advertisiment
完全不需要安全提籃, 等大一些直接上安全座椅。
寶寶用品4.腰凳
初心:帶過寶寶都知道, 長時間托舉實在累人, 手腕也容易受到損傷, 看到街上不少人用腰凳, 心想應該還不錯吧。
現實:腰凳確實能夠借力托住寶寶, 但是我自己體驗的結果是, 安全性不好, 反而很費神費力。 把寶寶放在上面, 原本托著屁股的手解放出來, 改成攔腰護著寶寶, 看起來很輕鬆, 但其實很危險, 因為大人的力量被腰凳卸掉了, 來自大人的保護轉移給了腰凳。 但腰凳只是一個高達半米多的凳子而已, 寶寶不會一直老實地坐在上面, 一旦前傾或者屁股一歪, 大人的力量很難再短時間重新提供保護。 我用腰凳帶寶寶出門,
Advertisiment
每時每刻都在擔心, 怕寶寶摔下來, 幾次之後我家就把腰凳束之高閣了。 當然, 腰凳一般都配備了背帶等輔助保護措施, 但那和背帶又有什麼區別呢?
購買推薦:小一點用背帶, 大一點用推車, 平時下樓逛逛就抱一會兒吧。
最後, 告訴待產家庭一個小妙招, 附近有婦產醫院或者月子會所的話, 經常過去蹭課吧, 獲取知識經驗的同時, 很多要買的小東西也都順帶解決了, 我家的媽咪包、小襪子、按摩油、沐浴乳、口水巾, 都是課堂上贈送的, 都非常實用。
買買買已經是有寶寶家庭的生活日常, 寶寶用品是需要耗費很多心力, 如果看過這篇文章, 能給你帶來一點幫助, 甚至幫你省了萬八千的, 別忘了給我點個贊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