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盛夏防腹瀉要點需牢記

盛夏防腹瀉要點需牢記

夏季腹瀉尤以細菌感染為主, 小兒發病可緩可急, 嚴重的可出現驚厥、休克、腦病、心肌損害等。 一旦孩子出現感染性腹瀉, 家長千萬別自行用藥, 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斷治療, 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合理用藥, 防止和糾正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 進行必要的對症處理。

孩子腹瀉不要簡單地認為禁食是必須的;需在診斷明確的情況下, 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足量、規範地使用抗生素;不輕易使用止瀉藥;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防止嚴重脫水。

隨著氣溫升高, 又到了小兒腹瀉高發時節。

Advertisiment

為什麼夏季小兒腹瀉高發呢?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 由於小兒胃腸道未發育成熟, 胃酸少, 殺菌能力差, 如果夏天過多地進食飲料, 稀釋了胃酸, 致使病菌很容易闖過胃酸這一關, 進入腸道而引起腹瀉;第二, 小兒胃腸道中各種消化酶少, 不利於食物消化, 易引起消化不良, 導致腹瀉;第三, 嬰幼兒生長迅速, 需要足夠的營養, 小兒胃腸道的負擔相對較重, 易發生消化功能紊亂。 夏天氣溫高, 細菌容易繁殖, 也是增加感染的原因之一。

夏季腹瀉尤以細菌感染為主, 少數為病毒感染, 各年齡組的小兒均易發病。 小兒發病可緩可急, 嚴重的可出現驚厥、休克、腦病、心肌損害等。 一旦孩子出現感染性腹瀉, 家長千萬別自行用藥,

Advertisiment
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斷治療, 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合理用藥, 防止和糾正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 進行必要的對症處理。

有幾點注意事項家長一定要謹記:

一、不要簡單地認為禁食是必須的

夏天小兒腹瀉以2歲內的嬰幼兒為多見。 孩子腹瀉的原因以感染為最常見, 另外小兒胃腸功能不完善, 對母乳或某些食物過敏也會引起腹瀉。 有些家長一看見孩子腹瀉就認為“多吃朵拉, 不吃不拉”, 便自作聰明地對孩子禁食。 殊不知, 腹瀉期間禁食, 饑餓狀態反而會增加腸蠕動而使腹瀉加重, 部分患兒會發生營養不良或生長停滯。 要鼓勵孩子進食, 脫脂奶、稀飯等都是較好的選擇。 對小嬰兒應繼續母乳餵養或稀釋牛奶餵養2-3天,

Advertisiment
隨後逐步恢復正常飲食。

二、正確應用抗生素

小兒腹瀉病是一組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疾病, 感染是主要原因, 其病原有細菌, 病毒, 真菌等, 需要抗感染治療, 但是抗菌藥物尤其是廣譜抗生素的長期應用會導致腸道菌群紊亂, 使腹瀉加重或遷延不愈。 所以, 需在診斷明確的情況下, 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足量、規範地使用抗生素。

三、不輕易使用止瀉藥

小兒發生腹瀉, 適當用點止瀉藥, 對防止體液過多損失是有益的, 但由於腹瀉是多種疾病共有的症狀, 因此, 在治療時應該針對病因用藥, 不要一見腹瀉就立即用止瀉藥, 濫用止瀉藥, 不僅不能治癒某些腹瀉, 相反, 對小兒還有一定的副作用, 尤其是小嬰兒。

四、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Advertisiment
防止嚴重脫水

小兒腹瀉大多起病很急, 頻繁腹瀉會使體內的水分和營養素迅速丟失, 造成急性脫水。 而水是維繫生命的重要物質, 年齡愈小, 水分占體重的比例愈大。 患兒丟失相當於體重5%的水分, 即可出現脫水症狀(精神委靡、口渴, 煩躁、無力、尿量減少、皮膚彈性差等);超過15%就會出現抽搐、昏迷, 危及生命。 由此可見, 家長此時應該繼續讓孩子進食, 特別要注意攝入液體。 只有早期預防並及時糾正脫水, 才能使患兒儘早恢復健康。

另外, 應預防小兒腹瀉養成衛生習慣。 對夏季小兒感染性腹瀉的預防, 總的原則是: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 防止病從口入。 便後要及時洗手, 不喝生水, 不吃變質食品, 生吃瓜果要洗淨。 尤其要強調的是,

Advertisiment
冰箱不是“保險箱”, 置於冰箱內的食物仍有可能受到致病菌污染。 另外, 隨著家用飲水機的普及, 由於未進行定期清洗或清洗不徹底, 成為兒童夏季腹瀉病新的感染源。 還要注意滅蠅滅蛆, 防止食品污染。 對家庭成員或兒童集體機構中出現的病人和帶菌者要儘量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