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發現逆反心理中積極因素

許多年輕的父母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聽話:你說這東西不能碰, 他偏要去碰碰;你說蔬菜營養好, 要多吃, 你越講他越是不吃等等, 實在無可奈何。 這種現像在心理學上叫做“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在特定條件下, 個體心理中產生的與外界要求或願望相反的逆向心理活動。 逆反心理人皆有之, 但幼兒的逆反心理有其獨特的表現。 孩子由於自我意識的發展, 主觀能動性越來越強, 對成人的要求和安排, 表現出越來越大的選擇性, 喜歡搞“獨立”, 願意自作“主張”。 如果父母不善於對待, 他往往就會逆向而行。

Advertisiment


當前, 幼兒家庭教育在方法上存在許多問題, 比如:


1.許多年輕的父母不瞭解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水準, 對孩子提出的要求過高, 讓孩子承受的學習任務過重;不知道兒童有多方面發展的潛能和資質, 具有多方面的興趣和愛好, 為孩子過早定向, 強制孩子過早地從事長時間的專業訓練。


2.有些父母脾氣暴躁, 動輒打罵孩子, 或罰站、罰跪, 甚至把孩子逐之門外;另有一些父母卻相反, 過分嬌慣孩子, 一切以孩子為中心, 百依百順, 本來孩子可以獨自很好完成的任務, 卻要嘮叨半天, 甚至包辦代替。


兒童產生逆反心理, 可以說正是這些教育弊端造成的, 教養方式和手段違反兒童的天性, 必然引起孩子的抵觸、對抗和逆反心理。

Advertisiment


孩子一旦產生了逆反心理, 那麼, 父母“苦口婆心”的諄諄教誨, 便不起作用;“防患於未然”的種種措施, 就不易成功;“恨鐵不成鋼”的耿耿意願, 也得不到諒解。 一言以蔽之, 父母的殷切教育, 都難免事倍功半或勞而無功, 甚至適得其反。


面對孩子的逆反心理反應, 不少人情緒急躁, 採取粗暴的態度和壓服的方法。 可是你越是想壓服孩子, 而孩子越是壓而不服, 並且往往使其抵觸情緒、對抗行為隨之而來。 所以, 處理孩子的逆反心理要注意方法。


1.冷卻法。 當孩子出現逆反心理, 情緒強烈激蕩時, 父母不要惱怒, 不可“針尖對麥芒”, 以任性對任性, 否則會火上加油。 正確的做法是冷處理, 對他的任性不予理睬。 當孩子以哭作為武器來威脅時,

Advertisiment
不要心軟, 可以讓他哭一陣, 等他平靜下來以後再教育誘導。


2.溫暖法。 父母要尊重、理解、關懷、鼓勵和信任孩子, 經常和他溝通, 做他的貼心人。 一旦發現他有細小的進步, 就及時給予肯定、鼓勵。


3.刺激法。 要掌握兒童爭強好勝的心理, 利用逆反心理來激發他。 如有意識地說“你不會穿衣服, 是不是?”“你不會說禮貌話, 對不對”之類的話來刺激他。
4.心理保健法。 説明指導孩子客觀地瞭解自我, 克服認識上的主觀性和片面性, 培養良好情感和鍛煉意志, 增強自我控制能力, 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心理研究和教育實踐表明, 逆反心理雖有妨害兒童身心發展的一面, 但也蘊含著很多積極的因素。 其中較為顯著的是:


1.逆反心理從另一方面反映了兒童自我意識強,

Advertisiment
好勝心強, 勇敢, 有闖勁, 能求異, 能創新等積極的心理品質。


2.逆反心理強的孩子, 在不順心的情況下, 在憤懣、壓抑、不滿的時候, 敢於發洩, 不會讓不愉快的事情長期滯留在心中, 並能防止畏縮、懦弱、壓抑、保守、逆來順受等消極的心理品質的形成。


因此, 父母要善於發現兒童逆反心理中的積極因素, 並合理引導, 善加利用。 這樣, 就能夠把孩子培養成具有創造性思維、能開拓、能進取的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