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痢疾也會危害兒童大腦?

秋季天氣轉涼, 不少孩子還是喜歡在戶外玩耍, 疾病因此也得到了侵略的機會。 痢疾是秋季常見腸道傳染病, 但大人小孩卻有輕重不同。 特別是2~7歲的兒童患中毒型痢疾(簡稱毒痢)后, 來勢迅猛兇險, 必須引起重視。

中毒型痢疾在臨床上可分為休克型、腦型與混合型三種:腦型中毒痢疾患兒常出現嚴重的毒血癥, 突發高熱, 體溫常達40℃以上, 口唇發紺、反復驚厥、嗜睡、昏迷, 如救治不及時會引發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中毒性休克型的患兒則會出現尿少或無尿、精神萎靡、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細數、血壓波動或偏低等癥狀;混合型是毒痢中最兇險的一種,

Advertisiment
其病死率高。

小兒大腦正處于發育階段, 功能不完善, 血腦防御屏障不健全。 得了急性毒痢后, 因無膿血便排出, 腸道內痢疾桿菌釋放的毒素就會被吸收進入血液, 然后隨血液循環進入大腦造成損害。 在痢疾桿菌產生毒素的刺激下, 體內可分泌一種叫兒茶酚胺的物質, 促使全身小血管發生痙攣, 出現微循環障礙, 導致各組織器官缺血缺氧, 而大腦又首當其沖。 特別是小兒腦內代謝旺盛, 需氧量約為全身需氧量的50%, 加上高熱抽搐, 更增加了腦的消氧量。 由于孩子微循環出現障礙, 無法滿足腦組織對血氧的需求, 會因大腦缺氧嚴重而引起代謝功能紊亂、腦部血管壁細胞變性和血管運動神經麻痹,

Advertisiment
致使血管出現痙攣, 然后又出現擴張, 滲透性增加, 以后又發生閉鎖性動脈內膜炎, 進一步加重血液循環障礙, 導致腦水腫、血栓形成。

患兒驚厥抽搐、昏迷時間越長, 腦缺氧就越嚴重, 腦組織易發生病理性改變, 出現局部腦軟化、壞死, 其間還容易并發兇險的腦疝。 如患兒在一兩天內病情得不到控制, 加上肺微循環障礙、右心淤血、左心排血量減少, 可引發周圍循環衰竭和呼吸衰竭, 缺氧加重、代謝紊亂, 從而導致酸中毒, 大腦也會發生不可逆損害。 對這樣的患兒即使搶救成活, 也常留下失語、癱瘓、智力缺陷、癲癇、失明等后遺癥, 給孩子造成終身痛苦。 所以, 家長若發現孩子突發高熱、嘴唇青紫、頭痛嘔吐、萎靡不振、抽搐驚厥或昏迷休克時,

Advertisiment
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看急診, 醫生通過灌腸或從肛門中取點大便進行化驗, 可以明確診斷。 一旦確診為毒痢, 醫生會采取緊急措施進行救治。

毒痢的預防關鍵是把住“病從口入”關, 家長要關心孩子的食物衛生, 幫助孩子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才能防患于未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