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痛經,不妨試試中醫食療方法

痛經是常見的婦科病之一, 指經期或經期前後發生陣發性下腹疼痛, 重則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情況。 想要擺脫痛經的煩惱, 做好日常的調理很重要。 如果您在西醫的治療下效果不是很明顯, 不妨試試中醫治療痛經的食療方法。

中醫認為, 月經病與人體的腎、脾、肝、氣血相關。 痛經主要由於情志不舒、經期感寒、素體虛弱或產妊過多等導致沖任不調、氣血運行不暢所致。 痛經可以按痛感分為寒、熱、虛、實不同證型。 喝熱飲痛感減弱屬寒, 痛感加劇屬熱;喜按喜揉者屬虛, 越按越痛者屬實。 也可根據具體症狀、體質將痛經分為氣滯血淤、寒濕凝滯、氣血虛弱、肝腎不足四個證型。

Advertisiment
中醫食療博大精深, 下面我們按痛經類型介紹幾組藥膳, 酌情在經前3~4天開始服用, 可有效緩解月經引發的疼痛。

1.氣虛血弱型

臨床表現:腰膝酸軟, 面色蒼白, 神疲無力, 月經色淡而量少。

方一:雄烏骨雞500克, 切塊, 與3克陳皮、3克良薑、6克胡椒、2枚草果, 適量蔥、醋同煮燉爛。 吃肉, 喝湯, 每日2次。

方二:阿膠6克, 黃酒50毫升, 阿膠用蛤粉炒, 研細末, 黃酒兌適量溫開水送服藥末。

方三:當歸50克, 羊肉500克, 北芪30克, 共燉湯, 吃肉喝湯。

2.肝腎虧損型

臨床表現:經後小腹作痛, 腰酸膝軟, 頭昏耳鳴, 舌淡苔薄等。

方一:肉桂末2克, 女貞子10克, 粳米100克。 女貞子水煎取汁, 入粳米煮成粥, 入肉桂末調勻服用。

Advertisiment
每日1劑, 分2次服用。 該方可補腎, 溫經止痛, 可用於肝腎虧損痛經。

方二:月季花30克, 山藥60克, 女貞子30克, 公雞1只。 燉吃。 每月1劑, 行經時期服, 連服3個月。

方三:黑豆60克, 雞蛋2個, 米酒(甜酒)120克。 黑豆、雞蛋加水文火煎煮, 蛋熟去殼, 再煮數分鐘, 沖入甜酒服。

方四:核桃肉30克, 降香10克, 龍涎香5克, 黃酒適量。 前3味入黃酒內浸泡10天后飲用, 每日2次, 每次飲5毫升。 該方可補腎溫經, 降氣止痛, 可用於肝腎虧損型痛經。

方五:枸杞子15克, 兔肉250克。 枸杞子和兔肉入適量水中, 文火燉熟, 用鹽調味。 飲湯吃肉, 每日1次。

方六:韭菜150克, 羊肝200克。 羊肝切成小片, 與韭菜一起於鐵鍋內急火烹炒, 加入食鹽、味精調味。 佐餐食用。 每日1次, 連食1周為1個療程。 經前5日開始食用。

3.寒濕凝滯型

臨床表現:可見經期或經後小腹冷痛或絞痛,

Advertisiment
疼痛拒按且得熱痛減, 經水量少, 經色淡而夾白塊, 或經色如黑豆汁, 經行不爽, 畏寒便溏, 舌邊紫或牙齦紫黯, 脈沉緊等。

方一:當歸、生薑各25克, 羊肉塊500克, 桂皮調料各適量。 各味水煎至肉爛熟即可, 吃肉喝湯, 每日1劑, 分2次服用。

方二:桂皮6克, 山楂肉10克, 紅糖50克。 水煎溫飲, 每日1劑。

方三:小茴香15克, 生薑20克, 紅糖30克。 水煎飲服, 每日1劑。

方四:香附、艾葉各30克, 雞蛋3個。 加水共煮, 蛋熟後去殼, 再煮20分鐘, 服雞蛋, 每日一劑。 連服2~3劑。

4.氣滯血淤型

臨床表現:可見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拒按, 下墜或刺痛, 月經色紫黑有塊, 塊下痛減, 月經量少而淋漓不暢, 胸脅脹滿及乳☆禁☆房脹痛, 舌質紫暗或有淤斑點, 脈沉強或沉澀等。

方一:益母草30~60克,

Advertisiment
元胡20克, 雞蛋2個, 加水同煮, 蛋熟後去殼, 再煮片刻, 去藥渣, 食蛋飲湯。 月經前每日1次, 連服5~7天。

方二:川芎10克, 雞蛋2個, 黃酒適量。 前2味水煎煮至蛋熟, 去蛋殼再煮5分鐘左右, 加黃酒調勻即可。 每日1劑, 分2次服用, 吃蛋喝湯。

方三:白玫瑰花5朵, 糯米100克, 櫻桃10枚, 白糖適量。 將未全開的玫瑰花采下, 撕下花瓣, 清水漂洗乾淨。 糯米煮粥, 加入玫瑰花、櫻桃、白糖稍煮即可。

方四:向日葵15克, 幹山楂30克, 紅糖60克。 前兩味烤焦後研末, 加紅糖, 分2次沖服或煎服, 1日服完。 於經前1~2日開始服, 或經來時即服, 每次月經週期服2劑, 連服1~2個月經週期。

方五:墨魚150克, 桃仁6克。 墨魚水泡後, 去骨、皮後洗淨, 與桃仁一起放入鍋內, 加蔥、薑、鹽、清水, 用武火燒沸後, 改用文火, 煮至墨魚爛熟。 佐餐食用,

Advertisiment
每日1次, 經前連用3日。

除了藥膳食療解除痛經之痛, 平時飲食應多樣化, 不可偏食, 根據痛經不同的證候表現, 分別給予溫通、化淤、補虛的食品。 寒凝氣滯、形寒怕冷者, 應吃些溫經散寒的食品, 如栗子、荔枝等。 氣滯血淤者, 應吃些通氣化淤的食物, 如芹菜、薺菜、蘋果等。 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者, 宜吃些補氣、補血、補腎之品, 如核桃仁枸杞子、山藥、各種豆類等。

除了中醫, 國外的一些科學家也總結出了一套食物療法, 以此來減輕痛經。 他們將食物分成“高壓力食物”和“低壓力食物”兩類, 認為前者容易引發或加重痛經, 後者則可緩解痛經。 低壓力食物包括:豆類及豆製品、芹菜、黃瓜、番茄、洋蔥、馬鈴薯、菠菜、蘿蔔、花椰菜、小麥、大麥、蕎麥、燕麥、玉米、芝麻、核桃、杏仁、蘋果、葡萄、魚類以及各種應時水果等。 一貫痛經的婦女在經期前要多吃一些低壓力食物。高壓力食物包括:奶油、霜淇淋、牛奶、雞蛋、糖、牛肉、豬肉、羊肉、麵包及麵粉製品、咖啡、紅茶、巧克力等一些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類食物。痛經婦女在月經來潮前少食這些食物為宜。 

一貫痛經的婦女在經期前要多吃一些低壓力食物。高壓力食物包括:奶油、霜淇淋、牛奶、雞蛋、糖、牛肉、豬肉、羊肉、麵包及麵粉製品、咖啡、紅茶、巧克力等一些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類食物。痛經婦女在月經來潮前少食這些食物為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