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種常見的五大誤區

呵護寶寶的健康離不開接種疫苗, 然而在寶寶接種疫苗的過程中, 爸媽需對疫苗接種建立科學的認識, 避免走進誤區。 下面小編例句疫苗接種常見的五大誤區, 爸媽需警惕。 四種方法觀察疫苗接種後效果

誤區一:“接種過疫苗就能100%不會生病”

為了使疫苗安全, 生產疫苗所使用的病毒或細菌都被滅活或減毒, 沒有一種疫苗的保護率是100%, 大多數常規使用的疫苗保護率在85%—95%左右。 由於個體差異, 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成功。

誤區二:“孩子只要接種國家規定的計畫免疫內疫苗就足夠了, 其他疫苗沒必要接種”

Advertisiment

預防接種是醫學界公認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為安全、經濟、有效的手段之一。 因此, 建議有條件的家長在計畫免疫的基礎上自費選擇更多種類的疫苗, 如水痘疫苗、甲肝疫苗、流感疫苗等, 多接種, 多保護, 為寶寶下一份全面的“免疫”保單;或者選擇更新升級的疫苗替代計畫免疫內疫苗, 因為新一代技術使疫苗更安全有效。

誤區三“打疫苗有副作用, 影響人體健康”

疫苗的研發與藥品一樣, 投資巨大、研發週期長、上市審批嚴格;由於疫苗的使用物件為正常健康人群, 要求比藥品的製造技術複雜, 生產週期更長, 安全性要求更高。 接種疫苗要求在醫生專業指導之下, 正確掌握禁忌症, 安全性是有保證的。 事實上大多數疫苗的不良反應,

Advertisiment
如接種部位酸痛、輕微發熱等, 是短暫而且是臨時的。

誤區四:“接種疫苗是小孩子的事, 成年人沒有必要”

對於傳染病的威脅, 只要體內沒有產生過抗體, 任何年齡階段都可能受感染。 成年人是社會及家庭的支柱, 更需要受到保護。 早預防、早受益, 尤其是醫務工作者、導遊等高危群體應當接種。

誤區五:“沒有必要自己花錢打疫苗”

以甲型肝炎為例, 據測算, 患者平均住院45天, 住院費用約1.2萬元, 出院後完全恢復約需5個月, 要花銷3000元, 共需1.5萬元。 與其相比, 接種一支甲肝疫苗, 只花很少很少的錢。 疫苗對於個體預防疾病的經濟效益最為顯著, 更重要的是, 避免了疾病對健康的損害。

重視疫苗接種才能保證走好健康這一步,

Advertisiment
尤其是給免疫力相對弱的寶寶接種疫苗, 更應引起爸媽的注意, 避免以上五大誤區, 給寶寶一個健康人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