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打多了好不好?

疫苗是兒童提高免疫力, 抵禦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之一。 1歲以前孩子的免疫力還不夠強, 需要接種的疫苗就有10多種。 有父母就有些擔心:孩子真需要打那麼多疫苗?打得過多疫苗會不會降低孩子的免疫力?二類疫苗有必要打嗎?……下面讓我們來聽聽專家的解釋。

疫苗打多了不會降低免疫力

美國費城兒童醫院疫苗教育中心的專家們做了關於疫苗對免疫系統的影響以及嬰兒免疫系統安全應對多種免疫接種的專題研究。 研究結果表明, 從出生時候起, 嬰兒就能夠應對免疫系統的諸多挑戰,

Advertisiment
包括多種疫苗。 嬰兒的免疫系統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弱, 足以安全有效地應付疫苗對免疫系統構成的挑戰。 總體而言, 疫苗根本不會削弱正常嬰兒的免疫系統, 反而會增強嬰兒防範嚴重疾病的能力。

閆濱指出, 計畫免疫程式是通過大量科學試驗而制定的, 不能隨意更改, 既不要漏打、少打, 也不可重打、多打。 只要按照程式執行, 完全可以保護孩子免受疾病傳染。

二類疫苗最好多打

疫苗分為兩類。 一類是計畫內的, 由政府免費提供, 為強制性接種;一類是計畫外的, 由公民自費且自願受種。 不少家長認為, 二類疫苗接不接種無所謂, 這種看法是不對的。 其實, 一類苗與二類苗是相對的, 在國家財政允許、並且疫苗可以足夠供應的情況下,

Advertisiment
二類苗也將會變為一類苗;同時, 二類苗又是對一類苗的重要補充, 許多二類苗針對的疾病發病率很高, 危害很大。

家長只要能負擔, 應根據當地傳染病流行情況、孩子體質、疫苗作用等儘量給孩子接種更多的二類疫苗。 比如說, 目前水痘還處於流行狀態, 接種相應疫苗還是很有必要的。

正常反應和不良反應

對絕大多數人而言, 接種疫苗是很安全的, 可以有效預防疾病。 。 不少家長對此有誤解, 覺得孩子接種疫苗後出現發燒、食欲不振是疫苗本身有問題, 進而產生不信任。 實際上, 因為疫苗對機體而言屬於“外來入侵者”, 會激發免疫功能起反應, 因此, 在接種後24小時之內發熱低於38.5℃, 孩子精神好, 沒有其他情況,

Advertisiment
一兩天后就退燒, 是接種疫苗的正常反應, 對機體只會造成一過性影響。 類似的還包括皮疹、嘔吐、四肢乏力、腹瀉以及接種部位紅腫、疼痛、硬結等, 多在1~2天內自行恢復, 通常不需要做任何處理。 適當休息, 多喝開水, 注意保暖, 防止繼發其他疾病就可以了。

不過, 也有少數孩子接種疫苗後出現持續高熱、驚厥、嘔吐、皮疹難以消退的症狀, 此時應立即就診。

疫苗效果“打折”有因可循

接種疫苗可以預防相應傳染病, 但並不是所有打了疫苗以後的人, 100%都能有抗體, 由於個體的差異等因素, 少數人接種後不產生相應的抗體, 因此也就得不到保護。 研究發現, 正常健康人群接種乙肝疫苗後大約有5%~10%的人不能產生保護性抗體, 成為無或弱應答者。

Advertisiment

另外, 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也與注射部位與途徑、接種程式等很多因素有關。 所以, 家長要正確看待這個問題。

疫苗可以提高兒童免疫力, 抵禦病毒感染。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接種過很多疫苗。 但並不是所有的疫苗都有效果, 這與個人差異有很大關係。 所以, 父母不能盲目樂觀, 認為接種過疫苗就能抵禦相應的傳染病。 在注射疫苗一段時間後, 應帶孩子去醫院進一步檢查是否產生了抗體。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