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妊娠遇上甲亢,5個問題需清晰

由於妊娠期合併或者發生甲亢可能造成流產、早產、畸形兒等嚴重後果, 因此甲亢也越來越受到婦產科、內分泌科和生殖科的關注。

筆者希望本文能夠解決廣大孕產婦對於妊娠期甲亢在診斷和治療方面的誤解, 使患者更為放心地面對妊娠路上的小波折。

妊娠期的甲亢有什麼表現?1

輕症的或者早期的妊娠期甲亢患者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因此, 只有去醫院做檢查才能發現。

有些甲亢患者的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 常常與其他一些疾病的表現非常類似, 因此常常被漏診, 例如, 妊娠期甲亢患者可以表現為怕熱、多汗、甚至低熱;或者是體重減少、乏力、失眠、煩躁、心率增快或心悸、噁心、嘔吐等。

Advertisiment
這些表現與妊娠早期人體的正常早孕反應也很相近, 因此很難鑒別;只有少數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可能出現多食、易饑、排便次數增多、眼球突出甚至甲狀腺腫大。

為什麼妊娠期甲亢容易反復?2

在妊娠早期, 胎盤會分泌大量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這個激素分子的部分結構與促甲狀腺激素(TSH)非常相似, 也可以發揮一定的促甲狀腺的功能, 這就是所謂的“hCG甲亢”。

因此, 在懷孕早期, 原有甲亢的患者病情可能會加重, 有些孕婦甚至可能伴發妊娠期劇吐。 在這個時候, 只要甲功不是嚴重的異常, 其實並不需要過多的處理, 觀察、複查是最好的選擇。

Advertisiment

妊娠中期後, 胎盤分泌的hCG水準趨於平穩, 機體也逐漸適應了較高激素水準的狀態, 並形成了新的激素分泌和調節的平衡點, 因此甲亢的病情會有所緩解。

分娩後, 產婦的內分泌環境會再次發生較為劇烈的改變, 甲亢的病情常常會再次加重, 因此既往的治療應該繼續, 並且產婦應該在分娩後42天后儘早到醫院複查。

甲亢對母體和胎兒有哪些危害?3

妊娠期甲亢對於母體和妊娠過程可能造成的影響和疾病包括:

心功能異常, 甚至心衰, 甲狀腺危象, 不明原因的高血壓等;

甲亢的患者發生流產、早產、畸形兒的概率也顯著高於普通孕婦;

母體甲亢後, 胎兒發生宮內發育遲緩、甲狀腺功能紊亂、甲狀腺腫的可能性也增大,

Advertisiment
而且孩子在出生後被診斷為足月小樣兒(體重小於該孕周的正常值)的概率也升高。

因此, 嚴格按照醫囑在早孕期, 最好是6-8周時就開始規律產檢, 查第一次甲功, 如無異常繼續觀察, 如有異常儘早治療, 確保母嬰安全。

妊娠期甲亢如何治療?4

妊娠期甲亢的主要治療目標是將母親的甲狀腺功能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保持FT4在正常非孕人群參考範圍的上限;同時避免過度治療造成胎兒的甲減, 確保對胎兒的影響最小;孕婦的亞臨床甲亢是不需要治療的。

在妊娠期甲亢的治療上, 首選抗甲狀腺藥物, 在早孕期優先選擇丙基硫氧嘧啶(PTU), 在中、晚孕期優先選擇甲巰咪唑(MMI)。 孕期和哺乳期都禁用放射性碘製劑治療。 但是凡是藥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Advertisiment
在母體的發生率為10-15%, 主要包括:白細胞減少、肝功損害、過敏反應、血管炎等。

如果使用了抗甲狀腺藥物後產生了嚴重的全身副反應, 難以繼續治療;或甲狀腺腫的體積持續增大, 需要不斷增加藥物劑量;或患者不能嚴格遵醫囑用藥和複查, 對藥物治療缺乏依從性, 那麼就要準備進行手術了。 為了最大化地減少手術風險, 應該在孕中期實施手術。

治療甲亢的藥物對母兒有什麼影響?5

妊娠期使用抗甲狀腺藥物應該特別關注胎兒的安全性和致畸性。

藥物他巴唑既往曾被臨床使用, 但由於對胎兒有一定致畸性, 現在已經不建議孕早期使用。

抗甲狀腺的藥物可能會通過胎盤, 導致胎兒甲狀腺發育和功能的異常,

Advertisiment
使胎兒甲狀腺腫大和甲狀腺功能低下, 用藥劑量越大, 風險越大, 例如丙基硫氧嘧啶有一定的肝毒性, 用藥期間需複查肝功。

鑒於甲亢藥物治療的特殊性和副作用, 女性在甲亢未控制前不宜妊娠, 理想的妊娠時機是停藥後仍能保證甲功穩定一段時間, 確保沒有激素的異常再去懷孕。

綜上所述, 妊娠期甲亢的發病較為隱匿, 早期發現和合理治療可降低母兒不良結局的風險;抗甲狀腺藥物本身有一定的副作用, 產婦應當在產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並嚴密監測甲功, 避免因治療過度導致的甲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