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男孩不哭?不,男孩更需要情感的關注!

其實, 男孩比女孩敏感得多。 當一個小男孩失去了祖母, 他也許會傷心好幾個月;當一個小學四年級的男生聽到別人說自己肥胖和懶惰時, 心中的傷痕可能永遠無法癒合……

在對待情感方面, 大多數男孩得不到幫助。 所以, 敏感就成了一種奇妙的保護。 很多男孩都知道似乎不能像女孩那樣表達情緒, 人們也會根據“男孩守則”教育他們:不能在人前哭, 甚至不能表現出憂傷, 否則將被指責為“像個女孩”。

男孩會慢慢隱藏他的情緒, 甚至是感覺不到情緒。 當負面情緒襲來的時候, 他會覺得自己犯了錯, 進而開啟了一個惡性循環:

Advertisiment

受到某種情緒的困擾—拒絕向任何人表達—遷怒於自己產生了這種情緒—感覺抑鬱和焦慮。

如果我們能夠早些告訴男孩哪些情感是健康的、正常的, 以及該如何面對, 他就會明白, 有情緒實際上不是壞事, 也就不會陷入痛恨自己軟弱的陷阱裡。

具體怎麼做?

●幫他辨認自己的情緒

當男孩2歲時, 開始發脾氣。 不要問他感覺怎麼樣, 而是告訴他感覺如何。 在這個階段, 一個小男孩辨別自己的情感是很難的, 所以父母需要幫他辨別。 抓住那些他情緒強烈的時刻, 告訴他這是什麼感覺, 並且讓他感受到, 他的任何感覺都不會讓你不自在。

需要注意的是, 不要只強調自己的感覺, 比如說:“你這樣做媽媽很難過。

Advertisiment
”孩子並不是縮小版的成人, 他們的認知和情感與我們很不同。 我們最好圍繞孩子的感覺解決問題, 而不是我們自己的感覺, 從而避免不必要的混亂。

●幫他區別情緒和行為

對大多數男孩來說, 他們的情緒和行為是密切相關的。 一旦情緒激動, 就會下意識地做出一些行為。 比如我們經常會告訴男孩, 即使生氣也不能打人, 但也許還應該告訴他, 他可以產生憤怒的強烈的感覺, 但接下來必須選擇如何處理這些感覺。 換言之, 我們在他很小的時候, 就要教男孩為他們的行為負責, 幫他們理解情感和行為之間的區別。 這樣男孩長大之後, 就會更有自控力, 不易被情感衝動支配。

●教他正確釋放自己的情緒

很多男孩(甚至男人)雖然明白自己有何感受,

Advertisiment
卻不知道如何以建設性或者無害的方式將其表達出來。 首先要告訴男孩, 不要隱藏情緒。 如果他感覺沮喪, 可以說出來;如果他感到煩躁或憤怒, 先學會放鬆下來, 通過身體釋放自己的憤怒和失望。 比起女孩, 男孩更需要體力的釋放, 所以, 讓男孩愛上運動、堅持運動, 也是很好的消解體內“情緒炸彈”的好辦法。

有些情緒更適合通過對話來處理, 這就要求父母能成為很好的傾聽者, 時刻傳達給男孩一個資訊:你願意聽他說任何事。 每天15分鐘的專心傾聽, 可以改變很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