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正確的飲食原則有哪些

 產後飲食一直以來都是新媽媽非常關注的問題, 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媽媽們, 意識到自己的飲食直接關係到母乳的品質, 從而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所以在飲食上, 我們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行。 母嬰專家指出, 在熱量的控制上, 媽咪必須攝取足夠的熱量, 同時也不能出現熱量攝取過高的情況, 否則的話不利於母嬰的健康,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產後正確的飲食原則有哪些?

多蔬菜:

蔬菜纖維多, 不僅需要花較多的時間咀嚼, 同時蔬菜進入胃之後, 會吸收水分膨脹, 很容易使胃有飽足感。

改變進食順序:

Advertisiment

由於蔬菜遇到水會膨脹, 容易使胃有飽足感, 因此, 媽咪們可以先喝湯、吃蔬菜類的食物, 最後再食用飯、面與蛋白質。

少油、少調味料:

乾麵、湯麵中添加的油會讓面的口感更好, 但是熱量也相對較高;濃湯不僅勾芡, 也會加入奶油、鹽水等熱量高的食材;高油烹製的食物, 例如中式勾芡的菜肴, 也隱含很高的熱量。 同理, 油炸物也是少碰為妙的食物。

三餐定時、定量:

早餐不吃, 或是一天只吃兩餐, 會讓身體的新陳代謝率降低, 延緩減重的效果;或是忍著某一餐不吃, 但身體因為接受到鬧饑荒的訊息, 反而會吃得更多, 所以一定要定時吃三餐。 不過, 由於白天的活動量較晚上高, 因此早餐與午餐攝取的份量最多, 到了晚上活動度降低,

Advertisiment
晚餐的攝取量也要降低。

選擇血糖上升速度慢的食物:

血糖上升的速度若很快, 會促進胰島素分泌, 將血糖轉變為脂肪的形式儲存在身體細胞中。 一般來說, 蛋糕、餅乾、糖果、含糖飲料等食物會使血糖快速地上升, 而白米飯與白麵包與糙米、胚芽米相較之下, 升糖速度比較慢。

均衡攝取各類營養素:

蔬菜水果、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各類營養素都須攝取, 但蔬菜水果的份量應占最高。 不少人以不吃碳水化合物, 只吃蛋白質的方式來減肥, 但蛋白質負責的功能主要在修護組織, 也讓哺乳的媽咪提供嬰兒充足的奶水, 因此不吃碳水化合物不僅無法供應母奶, 長期下來還可能導致酮中毒等危害身體健康的結果。

知道了產後正確的飲食原則有哪些,

Advertisiment
所以生產後我們要掌握正確的飲食方法, 參照以上的飲食原則來執行, 尤其是喂母奶時, 更不能缺少各種營養素。 尤其是對於熱量的攝取要合理, 如果是全職媽咪在家中自行烹煮食物, 也行還能控制攝取熱量, 但經常在外就餐的媽咪可能有食物熱量攝取過高的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