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月經不調的症狀有什麼

在生完寶寶後第一次來月經, 肯定會出現不調的情況, 而且因為分娩之後可能恢復的慢的還有惡露, 那們產後媽媽要怎麼來調經呢?

產後來月經的時間主要與新媽媽哺乳與否、哺乳時間長短以及哺乳次數多少有關, 一般來說, 沒有哺乳的新媽媽會在產後2~3個月左右恢復月經, 有哺乳的新媽媽會較遲一些。 引起新媽媽產後月經不調的原因, 最常見的是哺乳會抑制卵巢排卵, 使得產後月經恢復推遲。 一般來說, 女性產後月經不調是正常現象, 產後剛恢復月經的前面幾次可能會出現不調的現象,

Advertisiment
到後面會慢慢恢復正常, 但如果產後長期月經不調, 則建議到正規醫院請專科醫生查明具體原因, 以便及時給予正確有效的處理。

產後閉經

新媽媽產後閉經, 首先得排除再次懷孕的可能。 此外, 產後由於長期哺乳, 使血中泌乳激素增高, 性腺荷爾蒙分泌素減低, 也可能會導致產後閉經的現象。 在排除了懷孕和哺乳的可能, 對於斷奶後仍不來月經的女性, 採用雌激素、孕激素治療一段時間後, 月經一般可以恢復正常。 有極少部分產婦分娩時出血過多會導致垂體功能受影響(席漢氏綜合征), 產後永久閉經, 需藥物長期治療。

產後月經不規律

產後由於內分泌功能失調, 有些新媽媽會出現月經不規律的情況, 有時可能一個月來兩次,

Advertisiment
有時卻兩三個月才來一次。 因此, 產後新媽媽應該要注意加強營養, 避免過度勞累, 同時還要記得保持愉悅的心情, 避免情緒波動, 以免造成內分泌功能紊亂, 引發月經不調。


產後月經不調的症狀

產後月經量過多或過少

產後由於卵巢低劑量雌激素持續分泌, 使得子宮內膜增生、脫落, 因此, 大部分的女性在產後第一次來月經時, 都會發現經量比平時稍多、經期稍長, 這些都屬於正常的現象。 但如果產後第一次的月經持續增多, 並且出血時間超過了一個星期還淋漓不盡, 則應該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以排除子宮肌瘤或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等疾病的可能。

產後月經量過少, 可能跟產後大出血、子宮內膜粘連、感染、貧血、內分泌失調、甲狀腺疾病等有關,

Advertisiment
還有一些女性, 產後為了想急速瘦身, 會採取節食的做法, 這也會造成因營養不良而導致月經量過少, 因此, 新媽媽產後應該要科學減肥, 避免節食。

產後不規則出血, 切勿當惡露或月經

有些女性在剛生完寶寶後, 出現不規則出血1~2個月, 往往會把它當成是惡露或月經而不去在意, 這是不正確的。 惡露是隨子宮蛻膜脫落, 含有血液、壞死蛻膜等組織經陰☆禁☆道排出, 有血性惡露、漿液性惡露和白色惡露, 血性惡露一般持續3~4天, 出血逐漸減少, 漿液增多, 轉為漿液性惡露, 漿液性惡露持續10天左右, 漿液逐漸減少, 白細胞增加, 變為白色惡露, 白色惡露約持續3周乾淨。 如果惡露超過42天久久不淨,

Advertisiment
則應及時就診, 尋找原因, 必要時超聲檢查排除是否胎盤胎膜殘留粘連, 否則可能會造成大出血。

小編總結:

在分娩後, 媽咪們應該及時補血調理身體, 儘量避免出現月經不調的情況, 如果出現不規則的出血, 要及時就醫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