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新媽咪飲食有講究

新媽咪生完寶貝都要好好補一補, 可是你知道正確的進食順序嗎? 先吃什麼再吃什麼?產後頭幾天, 新媽咪胃腸功能尚未恢復正常, 食物不能過於油膩, 以清淡易消化而又營養豐富的食物為好。

因為這時新媽咪大多乳腺管還未完全通暢, 不要太急著喝催奶的湯, 吃了大補的東西奶會堵在乳☆禁☆房中出不來, 加上寶貝吃得少, 吸吮力也小, 產後前兩三天的脹奶期可能會痛得你直想哭。

產後24小時內, 應吃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如小米粥、大米粥、藕粉、雞蛋湯、掛麵、面片湯、餛飩、豆漿等。 隨著體力的恢復和食欲的增加,

Advertisiment
可吃些普通飲食, 包括肉、蛋、魚、乳、豆製品、新鮮蔬菜及水果, 以促進乳汁的分泌。

建議月子裡的新媽咪吃飯時最好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 這樣既有利於營養的吸收, 促進身體恢復。 又有利於寶貝對乳汁中營養成分的吸收利用。

正確的進餐順序是喝湯→吃蔬菜→吃米飯和肉類→半小時後吃水果。

新媽咪的前兩餐

第1餐:大多數順產的媽咪在產後稍作休息就可以吃第1餐了, 主要以易消化的流食或清淡半流食為主, 比如藕粉、蒸蛋羹、小米粥等。

第2餐:新媽咪第2餐就可以吃普通的食物了。 食物應富含營養以及足夠的熱量和水分, 比如雞蛋麵湯、排骨湯、新鮮水果和蔬菜等。

小貼士

1、一定把湯內的浮油去掉, 以免媽咪進食過多的脂肪,

Advertisiment
使乳汁內脂肪含量過高, 引起寶貝腹瀉, 像雞湯可以把雞皮去掉後再燉。

2、一般哺乳媽咪每天應吃粗糧500克, 牛奶250克, 雞蛋兩個, 蔬菜500克, 水果250克, 油50克, 適量的肉類和豆製品。

3、紅肉(豬牛羊)白肉(雞鴨蝦)交替吃, 紅肉補鐵, 白肉主要是蛋白質, 雞蛋一天最多兩個。 喝湯一定不要忘了吃裡面的肉, 湯裡營養最多25%, 其餘都在肉裡。

新媽咪進補分階段

第一階段:

第一周是新媽咪排惡露的黃金時期, 同時產前的水腫以及身體多餘的水分, 也會在此時排出。 因此, 第一周暫時不要吃得太補, 以免惡露排不乾淨。 中醫建議主食可以豬肝為主, 一天約吃300克。 豬肝性溫味甘苦, 能夠補肝明目、補益氣血。

第二階段:

第二周惡露逐漸減少, 顏色和第一周相較不那麼鮮紅。

Advertisiment
另外, 產後會伴隨腰酸背痛的症狀, 傳統上所謂吃什麼補什麼, 因此, 建議可食用麻油腰花減輕腰酸背痛的不適。 在炒麻油腰花時可以加入杜仲, 提高效用。 由於杜仲性溫味甘, 是壯筋骨和強腎的藥材。

第三階段:

惡露此時已排盡, 該是補氣血的時候, 也就是進補的時機。 而進補最常使用的食材就是麻油雞。 傳統上坐月子煮的麻油雞多半使用公雞, 也有人使用烏骨雞。 雞肉由於性味溫甘, 又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等, 能夠補益五臟、養血補脾、補腎、助陽補虛以及活血止痛等功效。

新媽咪喝湯有講究

由於生寶貝體力消耗甚大, 胃腸肌張力及蠕動減弱, 需要一周左右才能恢復, 因此, 一周後, 再增加雞湯、魚湯等高蛋白的富有營養的湯汁食物,

Advertisiment
以幫助下奶。

做湯時應少放糖、鹽、味精, 避免用燥熱的材料。 新媽咪還可以多喝有營養又清淡的素湯, 如蛋花湯、鮮魚湯、豆腐湯、蘑菇湯、蔬菜湯、麵湯、米湯等。

如果想將桂圓、黃芪、黨參、當歸等補血補氣的中藥煲入湯中也是可以的, 但最好等產後惡露排出後, 或顏色不再是鮮紅色後再吃, 否則可能引起活血, 增加產後出血, 俗稱補傷。 因為桂圓中含有抑制子宮收縮的物質, 不利於產後子宮的收縮恢復, 不利於產後淤血的排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