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情緒變化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產後情緒變化是臨床上常見的情況, 近年來由於心身醫學的發展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 產後3個月內情緒變化引起精神障礙住院者, 為一般婦女的4~5倍, 為妊娠精神障礙的10倍。 初產婦與經產婦發病無顯著差別, 發病高峰在分娩後3—7 d, 產後2周內發病約占產褥期精神病的半數以上, 80%在產後4周內發病。

產後情緒變化怎麼引起?產後情緒變化發病原因?

導致這些精神活動失常的原因多種多樣, 總的來說, 在妊娠、分娩及產後整個過程中發生的機體內在環境的變化, 心理因素, 產褥感染的毒性反應, 難產, 失血過多,

Advertisiment
產後垂體、甲狀腺功能低下等, 均為產褥期精神障礙的誘發因素。

(一)抑鬱狀態 產褥期精神障礙中最多見的一種類型, 多在產後1周內發病。 症狀與一般抑鬱症相似, 初期可以看到一過性抑鬱狀態, 言行遲緩, 情緒低落, 飲食減少, 流淚, 悲傷, 失眠, 注意力難以集中等, 以後在症狀中不但有情緒抑鬱, 且存在明顯的焦慮和激動, 以考慮新生兒或丈夫的事為主, 有嚴重的自卑感及罪惡妄想, 自責自罪, 對新生兒厭惡或無端懼怕嬰兒會遭受損害;偶可發生傷害新生兒或自殺行為, 一般經數日至10 d症狀即可自行消失。 如進行積極治療(睡眠療法或電痙攣治療)可縮短病程。

產褥期抑鬱症患者常有陷入錯亂或昏睡狀態的傾向,

Advertisiment
有時這種精神癢礙類型可拖根久, 有的可達1年以上, 即所謂遷延性產褥抑鬱症。 這種病例常伴有甲狀腺功能低下, 給予補充甲狀腺素後可出現明顯療效。

(二)神經症狀態 發病率僅次於抑鬱狀態。 症狀常以產後恢復不好的形式開始, 但多數由產褥期精神障礙的其他類型發展而來, 可有失眠、頭痛、眩暈、疲乏無力、食欲不振、腹瀉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症狀, 可長期遷延不愈, 同時還可能有較為顯著的疑病性反應。

(三)錯亂—譫妄狀態 此類型也較多見。 常併發於產褥感染, 故曾有產褥感染中毒性精神病之稱。 產後失血過多, 身體一般情況衰弱等也常為其誘發因素。 多在產後早期發病。 一般發病較急驟, 但有前驅症狀, 如失眠、多夢、出汗異常、食欲不振、疲勞感受、頭痛、思維混亂,

Advertisiment
逐漸發展為焦躁、情緒不穩、猜疑、易激惹生氣。 繼之突然出現精神運動性興奮, 思維紊亂, 不合邏輯, 言行增多, 意識錯亂, 有生動的恐怖性幻覺(幻聽、幻視、幻嗅), 定向力缺損, 譫語, 飲食及大小便不能自理, 下午或晚間體溫增高時症狀更為明顯, 對新生兒根本不能關心, 有時在特有的妄想情緒支配下訴說新牛兒異常或死亡預感, 並有殺害新生兒的危險。 如為產樨感染給予抗生素等治療外, 可給予足量鎮靜劑以控制精神症狀。 睡眠療法有較好的效果, 一般在短期內即可治癒。 但一度緩解後, 可再次復發或發展為其他類型。

(四)躁狂狀態比較少見。 多半在產後早期發病, 臨床表現為情緒高昂,

Advertisiment
言語動作增加, 缺乏抑制, 言辭誇大。

(五)幻覺-妄想狀態 有不同程度的變化, 可迅速進入錯亂一譫妄狀態, 鎮靜後又可發展為抑鬱狀態, 故有稱之為抑鬱性精神病者, 一般預後良好。 經過適當治療, 可恢復正常。 情緒變化為基礎而急驟發病。 患者表現為思想紊亂、情緒淡漠, 常有各種妄想和淩亂的妄想內容波動, 不太系統。 患者語言雜亂、抽象、行為孤僻、怪異。 其言行與周圍環境脫節, 情緒與思想內容不相配合, 不安、困惑表現比較明顯, 且有打人、毀物、自殺等衝動行為, 但一般與人接觸良好。 這種狀態往往診斷為精神分裂症, 但根據報導發病於產褥期的精神分裂症者極少, 而且多半屬於非典型精神病或情感性精神病範疇,

Advertisiment
對治療反應良好, 但有復發傾向, 每次都出現同樣症狀, 預後大多良好。

(六)無力困惑狀態 是產褥期精神障礙轉變為慢性時常見的一種狀態;有的是產後垂體或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內分泌異常所引起, 因此可看作是一種內分泌—精神綜合征。

產後情緒變化診斷標準&產後情緒變化做哪些檢查?

產褥期情緒變化的特徵

1.病史 發病急驟, 在產後早期發病者, 多半於分娩後即有持續失眠、以抑鬱悲哀為主的不愉快狀態或易澈惹, 伴有疲勞、頭痛、食欲不振等前驅症狀, 在一兩日內病情急劇惡化。

2.症狀及病程經過 具有多樣性及易變性。 如有的病程很短暫, 有的經過多次起伏而逐漸緩解, 也有的病程遷延, 長期反復, 有的陷入病情殘餘狀態, 等等。在疾病過程中也常可轉變,發展為其他類型。

等等。在疾病過程中也常可轉變,發展為其他類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