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子宮是如何恢復原樣的

經過漫漫的40周懷孕, 子宮變為原來的數十倍大, 功能和外貌都變得大不相同。 原來是子宮為了容納新來的嬌客, 經由荷爾蒙的變化, 子宮會變厚、柔軟、血液供應增加, 整個變為一個空心大肉球。 因應了新的變化, 子宮各組織層充滿著血液。 生完之後, 奧妙的人體就會經由一個和緩的過程, 讓子宮恢復原貌。

子宮約在產後4~6周復原

子宮恢復的主要動作是持續的收縮, 從生產時不斷的收縮將胎兒擠出, 再將胎盤擠出。 子宮內的血液不斷被排出體外, 即為惡露。 子宮經由不斷且強力的收縮, 將血管的開口壓住,

Advertisiment
這樣就讓血塊形成而停止出血。 子宮再進一步擠壓, 將血塊不斷排出, 子宮體積就會慢慢縮小, 約在產後4~6周會恢復成原來大小。

子宮的收縮恢復是否良好有兩項外表的指標來判斷;(1)如果子宮恢復良好, 檢視剛生完的子宮底, 從肚臍可以觸摸得到, 到約兩個星期, 子宮就無法摸到, 除非是長子宮肌瘤;(2)惡露的顏色從鮮紅、暗紅、深黑到淡紅色, 最後無色。

子宮復原靠收縮

按摩子宮+中西藥子宮收縮劑

子宮恢復靠收縮, 但子宮收縮靠什麼呢?靠自然機制:也就是生產之後, 子宮就不斷收縮, 排空了再排空, 讓子宮腔不會有空隙。 我們傳統上教導產婦按摩子宮, 使用子宮收縮劑, 或是中醫使用生化湯, 都是輔助的角色。 其目的還是引導子宮不斷的收縮,

Advertisiment
直到沒有出血且子宮腔保持淨空為止。

子宮收縮不良會有大出血的危險

當子宮內尚有血塊或是殘留有胎盤時, 子宮會先被血塊填塞;然後, 子宮平滑肌就會停止收縮, 這時候就是所謂的子宮收縮不良, 會有大量出血的危險(血崩)。 這種產後出血就是在產褥期最危險的事了, 往日將生產視為到鬼門關走一趟, 就是這原因。 幸而現在醫療條件都能妥善處理, 與往日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

子宮收縮劑VS生化湯

為了預防產後大量出血, 醫生通常會用子宮收縮劑:但是, 民間自古又流傳用生化湯來去瘀活血, 作為產後幫助子宮恢復之用, 到底應不應該用?又或者如何使用呢?

依照臨床經驗, 在產後,

Advertisiment
子宮自然會有收縮排血的機制, 如果發現有產後出血過多的現象, 使用子宮收縮劑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作用發揮會比較快。 至於生化湯的使用是老祖宗的智慧, 但是也不必將其蒙上神秘的面紗。 生化湯本身的成分在中醫的作用而言, 有化淤血、補血的作用, 化掉的淤血流出來之後, 子宮自然會收縮, 所以生化湯比較適合在產褥期的保健用。 所以說醫療方面使用收縮劑主要是防止產後出血之用, 而生化湯對於產褥期“幫助”子宮恢復則有顯著的效果。

子宮收縮不良造成下腹突出

前面提過, 子宮體積縮小、惡露減少至消失是子宮恢復的指標, 因而常有人將下腹部突出歸為子宮收縮不良。 事實上不然, 產婦小腹無法消除,

Advertisiment
常常是因為懷孕時將小腹的皮膚撐到鬆弛, 以至於無法縮小, 其實多數產婦的子宮仍然是收縮正常的;但如果在小腹部仍然摸得到一團東西, 就可能是子宮收縮不良了。 不過事實上還要看看惡露減少的情況, 有時候子宮體積沒有縮小是因為有子宮肌瘤。 這些都需要再到醫院檢查, 如果是真的子宮收縮不良, 最主要的危險就是會造成產後大出血, 這是真正需要加以注意的地方。

什麼叫子宮復原不全

子宮復原不全是指產後多日子宮收縮不好, 還是比較大而柔軟, 遲遲不恢復到原來的形狀, 而褐色惡露卻常常持續不斷。

如果子宮復原不全, 子宮遲遲不入盆腔, 在恥骨上區總能摸到子宮底, 有時還有壓痛。

Advertisiment
如果惡露量多, 且為暗褐色或紅褐色, 就應考慮為子宮復原不全;如有臭味, 可能已經併發感染了。

我們主要可以通過注意觀察惡露的顏色、量和氣味來判別是否有子宮復原不全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 在產後3周左右惡露就乾淨了, 也有少數延長到產後6周才乾淨。 根據惡露的性質和階段性, 一般可分為3種:一種是產後3-4天, 量比較多, 顏色鮮紅, 稱為血性惡露(紅色惡露), 除大量血液、小血塊及壞死的蛻膜組織外, 有時裡面還有胎膜的碎塊、胎兒皮脂、胎毛及胎糞等;第二種是產後一周左右, 惡露變為淡紅色, 所含的血液量較少, 有較多量的宮頸黏液及陰☆禁☆道滲出液, 還有壞死的蛻膜、白細胞及細菌, 這種惡露稱為漿液性惡露;第三種是產後10-14天, 惡露呈白色或淡黃色,血量更少,內含有大量白細胞、退化蛻膜、表皮細胞、細菌及黏液,這時的惡露稱為白色惡露。

想讓子宮快速恢復可以參照以下四個方法:

1、產後應及時排尿。不使膀胱過脹或經常處於膨脹狀態。

2、產褥期應避免長期臥位。產後6-8小時,產婦在疲勞消除後可以坐起來,第二天應下床活動,以利於身體生理機能和體力的恢復,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排出。如果子宮已經向後傾屈,應做膝胸臥位來糾正。

3、產後應該哺乳。因為嬰兒的吮吸刺激,會反射性地引起子宮收縮,從而促進子宮復原。

4、注意陰部衛生。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

惡露呈白色或淡黃色,血量更少,內含有大量白細胞、退化蛻膜、表皮細胞、細菌及黏液,這時的惡露稱為白色惡露。

想讓子宮快速恢復可以參照以下四個方法:

1、產後應及時排尿。不使膀胱過脹或經常處於膨脹狀態。

2、產褥期應避免長期臥位。產後6-8小時,產婦在疲勞消除後可以坐起來,第二天應下床活動,以利於身體生理機能和體力的恢復,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排出。如果子宮已經向後傾屈,應做膝胸臥位來糾正。

3、產後應該哺乳。因為嬰兒的吮吸刺激,會反射性地引起子宮收縮,從而促進子宮復原。

4、注意陰部衛生。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