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婦生奶癤 如何給寶寶餵奶?

奶癤, 即急性乳腺炎。 多見於初產婦, 常因乳汁鬱積, 乳☆禁☆頭破裂和產後抵抗力下降, 發生感染所致。

奶癤一般分為三期。 初期, 局部乳☆禁☆房腫脹有壓痛, 乳汁分泌不暢, 用手摸可有腫塊, 表皮顏色稍變紅, 全身畏寒怕冷, 也可能發熱。 這時應儘快使鬱積乳汁排出, 腫脹疼痛即可減輕。 常用方法是用手擠奶或用吸奶器吸奶, 也可用發酵麵粉或中藥, 如蒲公英、紫地丁搗爛外敷, 一般很決會痊癒。 如果乳汁繼續鬱積不散, 局部紅、腫、熱、痛更明顯, 體溫增高, 這時已到中期, 即化膿期。 以後膿腫成熟, 皮膚潰破, 膿液排出, 此時屬後期。

Advertisiment

生了奶癤如何餵奶, 這要視具體情況而言。 如果是初期乳汁還未變化, 並且乳母也無發熱, 未用過任何抗菌素如四環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等藥物, 乳母仍可直接喂哺。

如果奶癤已是化膿期(包括後期), 乳母體溫增高必須用抗菌素時不宜哺乳。 因為這些藥物也可在乳汁中排出, 新生兒食用後有可能造成骨骼、牙齒、聽力、腎臟等損害, 影響嬰兒健康。 此時可用其他乳類, 如牛奶等代替數日, 待奶癤治癒後再恢復母乳喂哺。

但要注意, 在此期間必須不時地將乳汁用手或吸奶器擠出, 維持對乳☆禁☆房的刺激, 以利奶癤治癒後仍能繼續哺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