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婦月子期間出現不適怎麼辦?


女性在生完寶寶之後還要經歷坐月子的過程。 在這期間其實也是讓產婦身體慢慢恢復的最佳時期。 因此產婦需要格外注意, 在月子裡儘量能得到充分的照顧和休息, 以免出了月子之後得一些“月子病”, 這樣對以後的身體健康也會留下隱患。

月子期間產婦會出現哪些不適?

下腹部陣痛:胎兒娩出後, 胎盤排出體外。 子宮縮小, 子宮底降至臍下一指水準, 以後每日下降1~2指。 相當一部分產婦對這種變化感覺不明顯。 但有些產婦在產後第一天給嬰兒餵奶時, 由於子宮收縮得比較強烈, 會感覺到下腹部陣痛,

Advertisiment
這屬於正常現象。

會陰傷口疼痛:因部分初產婦會陰擴張性較差或者胎兒過大等原因需要行會陰側切術。 即使無會陰側切, 胎兒在通過陰dao、會陰時也會對局部組織造成一些損傷。 所以, 為了減少疼痛, 局部可熱敷。 採取側臥位能緩解疼痛。 必要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止痛劑。

排尿困難:產後尿量明顯增多, 有些產婦由於對會陰傷口疼痛有一定的顧慮而影響排尿。 為防止尿瀦留, 應該早解小便。 如果有排尿困難可坐起排尿, 或者用溫水沖洗外☆禁☆陰, 或者將水管打開聽著流水聲排尿, 必要時可用針灸或藥物幫助排尿。

出汗多:產後早期皮膚排泄功能旺盛, 會產生大量的汗液, 尤其是夜間更多, 這些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Advertisiment
于產後一周內會自行消失。 此時, 需要注意勤更換衣服, 避免受涼, 並且注意個人衛生。

乳☆禁☆房脹痛:產後2~3天是母乳分泌的過程, 為了避免乳☆禁☆房脹痛, 所以提倡母乳餵養, 及早開奶。 應讓嬰兒早吸吮, 產後30分鐘內即可哺乳。 正確的母乳餵養不僅有利於乳汁分泌和嬰兒發育, 同時可以避免發生乳脹或減輕乳脹現象。 一旦出現乳☆禁☆房脹痛, 可做局部熱敷, 輕輕拍打, 將乳汁擠出, 並要注意乳☆禁☆房的清潔衛生。

陰☆禁☆道出血:胎兒娩出以後, 胎盤從子宮壁剝離排出體外, 同時子宮蛻膜脫落, 血液、壞死的蛻膜等組織經陰☆禁☆道排出, 稱為惡露。 產後前3天在正常情況下, 除了第一天出血量多一些。 從第二天開始, 陰☆禁☆道出血量會明顯減少, 與月經量相仿。

Advertisiment
為減少產後出血, 要早排尿、早活動。 一般在產後4小時開始排尿。 產後6小時可下床適量活動。 或者輕輕按摩下腹部, 以促進子宮收縮。 母乳餵養也是促進子宮恢復、減少產後出血的辦法之一, 所以提倡母乳餵養。

產婦如何緩解這些不適感?

1、如何應對會陰傷口疼痛

隨著會陰傷口水腫的消除, 疼痛會明顯減輕。 如果新媽媽對縫線反應明顯, 也可進行理療, 以促進局部血液迴圈, 説明腸線吸收, 這樣也會減輕傷口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產後 24 小時內, 傷口劇烈疼痛, 同時伴有肛門墜脹感, 則應立即請醫生檢查傷口, 看看傷口周圍是否出現血腫。 在護理傷口時,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用清潔的溫水(或醫院 提供的藥物洗液)清洗傷口縫合處,

Advertisiment
每天 2 ~ 3 次;在清洗之後, 用消毒紙或藥棉輕柔地擦乾陰部;大小便後要用清潔的水清洗外☆禁☆陰, 以保持傷口的清潔、乾燥, 以防感染;如果傷口在左側, 應向右側睡, 反之亦然;身體狀況允許的話, 可以進行骨盆底肌的練習, 以刺激陰部的血液迴圈, 從而促進傷口癒合。

2、如何應對排尿困難

產後應該多喝水, 並儘早有意識地排尿, 如果感覺排尿困難, 應該對會陰進行熱敷, 或打開水龍頭, 以流水聲刺激排尿, 要是感覺膀胱脹, 有尿意, 又不能排出時, 在排尿時還可用手輕輕壓迫下腹部, 以幫助排尿。 如果這些方法都沒有效果, 產後 6 小時沒有排尿, 就應該請醫生治療, 可以肌肉注射新斯的明、針刺穴位等。 如果仍不奏效, 就要放置尿管,

Advertisiment
以免膀胱過度膨脹, 尿液長時間瀦留, 導致泌尿系感染。 要注意的是, 有些產婦分娩後雖然已經在 6 小時內排尿, 但由於會陰☆禁☆水腫、膀胱肌肉麻痹, 不能將尿液排淨, 會發生慢性尿瀦留, 還會因此影響子宮收縮, 使陰☆禁☆道出血增多。 因此, 產後要注意每次排尿量, 如果每次排尿量不多, 應該告訴醫生, 醫生會檢查子宮底的高度, 檢查產婦下腹部是否有膨隆的膀胱存在, 及時採取處理措施。

3、如何應對大量排汗

要適當飲水, 補充體液, 還要注意皮膚清潔, 經常洗澡。 穿衣服要適當。 穿得太厚, 會妨礙汗液排出, 穿得太少又容易感冒, 應該與平時相似, 不感覺寒冷即可。 房間裡的溫度也不要太高, 以20℃~25℃為宜。

4、如何應對陰☆禁☆道出血

在產後的最先幾天裡, 惡露量較多,應選用消毒過的衛生墊,並經常更換。清潔惡露時應先洗手,然後用消毒紙或藥棉,由陰☆禁☆道向肛門方向擦拭消毒,同一張紙或藥棉不可重複使用。除了注意護理方法外,還要隨時監測惡露的狀況。一般情況下,在剛分娩後的幾天內,惡露顏色較紅,量也與月經相似。以後,顏色逐漸變淡,量 也逐漸減少。一般在產後 1 個月內惡露會消失,但也有少數新媽媽,即使在正常情況下,惡露也可以延續到產後 2 個月。如果新媽媽發現陰☆禁☆道出血量大或有異味,則要考慮宮內殘留或感染的可能,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產後 3 個月惡露仍淋漓不淨,則需要考慮是否有病理因素存在,常見的原因有子宮腔感染、子宮復原不良,最嚴重的併發症是絨毛膜癌。因此,如遇到產後惡露持續不淨時,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5、如何應對乳☆禁☆房脹痛

早開奶、勤哺乳,使乳腺管儘早疏通,使乳汁儘早排出;積極排空乳☆禁☆房,儘量讓寶寶將奶吸空,如果寶寶的吃奶量太少,可以用手或者吸奶器把奶擠出來;哺乳前, 用毛巾熱敷乳☆禁☆房,也可以用手由四周向乳☆禁☆頭方向輕輕按摩乳☆禁☆房,以促進乳汁通暢;佩戴合適的乳罩將乳☆禁☆房托起,以利於乳☆禁☆房的血液迴圈,從而減輕疼痛;如果乳☆禁☆房脹 痛嚴重或出現紅、腫、熱、痛等,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6、如何應對腰疼

休息時可在腰部墊一個舒適的枕頭,哺乳時避免長時間維持一個固定姿勢,抱寶寶的時間也不能太長。另外,還要注意適當活動腰關節,説明局部的乳酸排出。為了幫助韌帶恢復正常的緊張度、減少哺乳期骨骼中鈣的流失,還要保證鈣的攝入要充足。這樣,腰痛的感覺就會減輕,或者疼痛時間會大大縮短。

月子期間的飲食治療法

一、產後補血食譜:黑豆烏雞湯

準備食材:黑豆150克、烏骨雞1只、棗(幹)10個、食鹽適量、薑5克。

做法:

1:黑豆放入鐵鍋中幹炒至豆衣裂開,再用清水洗淨,晾乾備用。

2:將處理好的烏雞洗淨備用。

3:將紅棗、生薑分別冼淨,紅棗去核,生薑刮皮切片,備用。加清水適量於鍋,用猛火燒沸,放入黑豆、烏雞、紅棗和生薑。

4:改用中火繼續煲約3小時。

5:加入適量鹽,即可。

二、產後消腫食譜:西芹腰果蝦仁

準備材料:西芹適量、蝦仁(紅)適量、腰果適量、食鹽5克、雞粉2克、薑5克、胡椒粉(白)2克、植物油適量。

做法:

1:如果是生腰果,要先燒熱鍋,倒一點油,用小火慢慢地不斷翻炒,將腰果炒熟炒香。而熟腰果就可省略這一步。

2:蝦仁洗淨擦乾水分後,用少許料酒、白胡椒粉和一點點鹽醃20分鐘。

3:芹菜洗淨,切段。

4:鍋加熱,倒適量油,爆香薑粒,倒入蝦仁炒熟後撈出備用。

5:鍋加熱,再倒少許油,油熱得將要冒煙後,將西芹段放入翻炒,然後倒入蝦仁翻炒並加鹽和雞粉調味。將腰果放入略微翻炒即可出鍋。

三、產後滋補食譜:冬瓜瘦肉湯

準備食材:冬瓜1塊、豬肉450克、赤小豆100克、蜜棗4個、食鹽少許、陳皮1小塊

做法:

1:赤小豆、蜜棗、陳皮洗淨待用。

2:瘦肉切成塊待用。

3:冬瓜洗淨切邊去瓜瓤,切成大件。

4:湯煲裡加入七至八碗水煮滾,放入冬瓜、瘦肉、赤小豆、蜜棗、陳皮。

5:煮開後中火35分鐘,下鹽調味即可。

四、產後排惡露食譜:四神豬肝粥

準備食材:豬肝30克、蓮子3顆、薏米20克、芡實15克、山藥30克。

做法:

1:先將蓮子和薏苡仁用水泡。

2:將山藥洗淨、切丁。

3:將豬肝豬心洗淨、切丁。

4:將以上食料加蓋用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15分鐘。

5:盛碗後即可食用。

五、產後失眠食譜:桂圓紅豆大棗湯

準備食材:幹桂圓30克、大棗50克、紅豆150克、清水1500克。

做法:

1、紅豆用清水洗淨,浸泡2小時備用。

2、泡好的紅豆、大棗、清水,上火煮沸。桂圓去殼留肉備用。

3、加入桂圓。

4、再次沸騰後,轉文火煲60分鐘。

惡露量較多,應選用消毒過的衛生墊,並經常更換。清潔惡露時應先洗手,然後用消毒紙或藥棉,由陰☆禁☆道向肛門方向擦拭消毒,同一張紙或藥棉不可重複使用。除了注意護理方法外,還要隨時監測惡露的狀況。一般情況下,在剛分娩後的幾天內,惡露顏色較紅,量也與月經相似。以後,顏色逐漸變淡,量 也逐漸減少。一般在產後 1 個月內惡露會消失,但也有少數新媽媽,即使在正常情況下,惡露也可以延續到產後 2 個月。如果新媽媽發現陰☆禁☆道出血量大或有異味,則要考慮宮內殘留或感染的可能,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果產後 3 個月惡露仍淋漓不淨,則需要考慮是否有病理因素存在,常見的原因有子宮腔感染、子宮復原不良,最嚴重的併發症是絨毛膜癌。因此,如遇到產後惡露持續不淨時,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5、如何應對乳☆禁☆房脹痛

早開奶、勤哺乳,使乳腺管儘早疏通,使乳汁儘早排出;積極排空乳☆禁☆房,儘量讓寶寶將奶吸空,如果寶寶的吃奶量太少,可以用手或者吸奶器把奶擠出來;哺乳前, 用毛巾熱敷乳☆禁☆房,也可以用手由四周向乳☆禁☆頭方向輕輕按摩乳☆禁☆房,以促進乳汁通暢;佩戴合適的乳罩將乳☆禁☆房托起,以利於乳☆禁☆房的血液迴圈,從而減輕疼痛;如果乳☆禁☆房脹 痛嚴重或出現紅、腫、熱、痛等,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6、如何應對腰疼

休息時可在腰部墊一個舒適的枕頭,哺乳時避免長時間維持一個固定姿勢,抱寶寶的時間也不能太長。另外,還要注意適當活動腰關節,説明局部的乳酸排出。為了幫助韌帶恢復正常的緊張度、減少哺乳期骨骼中鈣的流失,還要保證鈣的攝入要充足。這樣,腰痛的感覺就會減輕,或者疼痛時間會大大縮短。

月子期間的飲食治療法

一、產後補血食譜:黑豆烏雞湯

準備食材:黑豆150克、烏骨雞1只、棗(幹)10個、食鹽適量、薑5克。

做法:

1:黑豆放入鐵鍋中幹炒至豆衣裂開,再用清水洗淨,晾乾備用。

2:將處理好的烏雞洗淨備用。

3:將紅棗、生薑分別冼淨,紅棗去核,生薑刮皮切片,備用。加清水適量於鍋,用猛火燒沸,放入黑豆、烏雞、紅棗和生薑。

4:改用中火繼續煲約3小時。

5:加入適量鹽,即可。

二、產後消腫食譜:西芹腰果蝦仁

準備材料:西芹適量、蝦仁(紅)適量、腰果適量、食鹽5克、雞粉2克、薑5克、胡椒粉(白)2克、植物油適量。

做法:

1:如果是生腰果,要先燒熱鍋,倒一點油,用小火慢慢地不斷翻炒,將腰果炒熟炒香。而熟腰果就可省略這一步。

2:蝦仁洗淨擦乾水分後,用少許料酒、白胡椒粉和一點點鹽醃20分鐘。

3:芹菜洗淨,切段。

4:鍋加熱,倒適量油,爆香薑粒,倒入蝦仁炒熟後撈出備用。

5:鍋加熱,再倒少許油,油熱得將要冒煙後,將西芹段放入翻炒,然後倒入蝦仁翻炒並加鹽和雞粉調味。將腰果放入略微翻炒即可出鍋。

三、產後滋補食譜:冬瓜瘦肉湯

準備食材:冬瓜1塊、豬肉450克、赤小豆100克、蜜棗4個、食鹽少許、陳皮1小塊

做法:

1:赤小豆、蜜棗、陳皮洗淨待用。

2:瘦肉切成塊待用。

3:冬瓜洗淨切邊去瓜瓤,切成大件。

4:湯煲裡加入七至八碗水煮滾,放入冬瓜、瘦肉、赤小豆、蜜棗、陳皮。

5:煮開後中火35分鐘,下鹽調味即可。

四、產後排惡露食譜:四神豬肝粥

準備食材:豬肝30克、蓮子3顆、薏米20克、芡實15克、山藥30克。

做法:

1:先將蓮子和薏苡仁用水泡。

2:將山藥洗淨、切丁。

3:將豬肝豬心洗淨、切丁。

4:將以上食料加蓋用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15分鐘。

5:盛碗後即可食用。

五、產後失眠食譜:桂圓紅豆大棗湯

準備食材:幹桂圓30克、大棗50克、紅豆150克、清水1500克。

做法:

1、紅豆用清水洗淨,浸泡2小時備用。

2、泡好的紅豆、大棗、清水,上火煮沸。桂圓去殼留肉備用。

3、加入桂圓。

4、再次沸騰後,轉文火煲60分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