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細節檢測寶寶聽力

寶寶的出生為父母帶來無窮的快樂, 從此默契的二人世界變成溫馨的三人天地。 寶寶每時每刻都在改變, 每天都在成長, 他的一舉一動都會讓爸媽無比激動, 無論是哭還是笑總是讓人著迷。 在爸媽眼中寶寶就像一個可愛的小精靈。

然而, 也有一些寶寶比較特殊, 他對聲音的敏感度非常低, 甚至可以說無動於衷!寶寶究竟怎麼了, 聽力出了什麼問題?趕快進行篩查吧。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擁有一對健康的“順風耳”。 但是, 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 應該依據什麼來判斷寶寶的行為出現了問題呢?如果想到有關機構為寶寶檢測聽力,

Advertisiment
有哪些機構可以檢測, 需要多少費用?接下來本文就從以上幾方面為寶媽做詳細介紹。

寶寶聽力的優劣會對寶寶的說話能力以及智力發育造成很大的影響。 另外, 寶寶越小, 問題越不易發覺, 因而很容易被耽誤。 因此, 寶媽千萬不可以忽視寶寶的聽力問題。

那麼日常生活中, 應該怎樣檢測寶寶的聽力呢, 要從哪幾方面入手呢?行為觀察, 即觀察寶寶對周圍的聲音做出的反應是否正常, 這是在家庭自我檢測中, 最常用的方法。 不同月齡的寶寶, 聽到聲響後的表現是不同的。

寶寶的正常表現:

1、通常來說2個月以內的小寶寶, 對比較大的聲響反應非常強烈, 例如:當有玻璃杯打碎或關門的聲音很大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寶寶就會因受到驚嚇而猛地顫抖一下;放鞭炮時發出的“劈劈啪啪”聲也會把寶寶嚇哭。

2、倘若寶寶已經有6個月的月齡, 那麼他對聲音的分辨會更加敏銳, 也能表達的更清楚。 寶寶在其他房間裡哭鬧時, 聽到媽媽諸如“寶寶乖, 不要哭”之類的安撫聲通常會安靜下來, 並且會讓寶寶波動的情緒平息下來。

3、當寶寶滿9個月的時候, 已經能夠爬行有的甚至可以走路了, 此時, 倘若有小物件掉落在寶寶旁邊時, 他會馬上尋著聲音的方位尋找。

寶寶的異常表現:

如果寶寶的聽力發生問題, 那麼他會做出一些不合常規的表現。 媽媽發現問題越早, 就越容易進行糾正, 也就越容易搶救寶寶的聽力。

媽媽可以留心觀察以下情況:寶寶不足3個月,

Advertisiment
他對忽然發生的巨大聲響沒有任何反應;寶寶已滿6個月, 但還不會尋找聲音來源;又或者寶寶已超過一周仍不會喊“爸爸、媽媽”, 無法理解父母對他的講話;兩周時還沒有語言表達能力, 說不出兩個字以上的短句。 此時, 媽媽要尤其注意寶寶聽力方面的發展狀況, 情況嚴重時, 要及早去有關機構為寶寶做檢測與診斷。

對於超過兩周的較大寶寶來說, 其表現出的語言障礙與反應遲鈍會比較明顯, 比如:看電視時把音量調得很高或把耳朵靠近電視機;聽不到蟲鳴鳥叫;對電話鈴聲和門鈴聲無反應, 要求別人重複講話等。 寶寶出現這些情況要及時的把寶寶送到相關醫療機構進行診斷及治療。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健康康,

Advertisiment
倘若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沒能及時發現寶寶的問題更是追悔莫及。 所以, 我們可以從上述的生活細節入手, 在日常生活中對寶寶的聽力進行檢測。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