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生活中教育孩子的小游戲

寶寶在游戲中發展了心智、提高了能力、增長了知識, 家庭早期教育就是游戲教育。 有快樂的游戲相伴而又教育無痕的童年才是有情趣的、美好的童年。

細心捕捉興趣的亮點

一次, 我抱著寶寶到校內小電影院看電影, 他一會兒就沒興趣了, 身子傾向放映室的方向, 伸著胳膊示意我——去那兒。

當我順著他指的方向來到放映室時, 他眼睛一亮, 咧著嘴笑。 好奇的他目不轉睛地盯著轉動的片子和傳動帶, 足足看了四十多分鐘才肯離開。

后來, 我發現寶寶一看到轉動的東西就很興奮, 于是有意識地收集一些轉動的、圓的東西讓他看,

Advertisiment
如電風扇、圓形的鐘、車輪, 使寶寶對“圓”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 慢慢地, 延伸到接觸各種幾何圖形。 我買來各種圖形的圖片, 用硬紙片剪成各種形狀, 寫上阿拉伯數字;陪他一起玩積木, 培養他的空間感。 這些又使得寶寶對幾何圖形及數字發生了興趣。

就這樣, 寶寶對數學的興趣在我不斷有意識地捕捉中鞏固下來了。 上小學后, 他學數學很輕松, 幾乎每個學期都會拿到數學競賽獎狀。

小貼士

寶寶生來就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在他的活動中蘊藏著許多興趣的亮點, 如果你多留心, 做個觀察家, 于平凡細微處洞察到寶寶的探究傾向, 抓住這個興趣點, 有意識地朝這個方向努力, 就有可能培養出寶寶在某方面的興趣。

Advertisiment

引導寶寶觀察和思考

有一次, 屋外嘩啦啦下著雨, 兒子打著雨傘站在雨中, 將傘飛快地旋轉著, 甩得雨花四處亂濺。 我沒有批評他, 而是躲到傘下, 和他一起玩起來。

“航航, 你為什么要轉傘呀?”

“好玩。 ”兒子開心地回答。

“怎么個好玩法?”

“好多雨點被我甩出去了, 你看。 ”

“噢, 它是怎么甩出去的。 ”

兒子大概不明白我的意思, 回答不上來。 我啟發他:“它朝什么方向跑出去的?”這下, 兒子認真地邊轉傘邊琢磨起來了。 過了一會兒, 他指了指傘骨尖端:“是從這兒斜著飛出去的。 ”“你把傘停下來, 看它又是怎么跑的?”“當然是直的往下掉。 ”“這說明了什么?”兒子想了想, 終于說:“轉和不轉, 方向不一樣。 ”

看著兒子興趣正濃, 我又和他一起聆聽雨聲,

Advertisiment
學習說象聲詞, 我說一句“叭嗒叭嗒”, 他說一句“滴嗒滴嗒”。 接著又和他一起打著傘步行, 觀察雨點跌落到池塘里、石板上的情景, 靜聽打在芭蕉葉上的聲音……

小貼士

寶寶的玩耍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有時你看不到看似隨意的玩耍中所蘊藏著的教育內容。 如果能有意引導, 讓他專注地觀察, 學會深入思考, 將有利于思維能力的培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