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珍惜孩子的主動嘗試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疑惑:孩子小時候往往什麼事情都要搶著做, 但他還小, 什麼也幹不了, 所以父母就沒讓他做, 可是為什麼等他長大了, 能夠洗碗掃地的時候, 卻變懶了, 什麼也不願意做了呢?更有甚者, 他連自己的作業, 比如作文、畫畫什麼的都要讓大人幫忙, 自己懶得動腦筋了呢?
孩子天生就是積極的, 勤快的, 他一張開眼睛, 就嘗試到處看看, 當他能控制自己的動作時, 他喜歡到處爬, 到處摸, 什麼都拿起來咬, 大人做什麼, 他也模仿著做什麼, 當然, 因為很多事情他是第一次做, 所以很容易出錯,

Advertisiment
如果每次嘗試大人都報以厲聲呵斥“不准……”或大驚小怪地驚呼“危險!不要……”時, 孩子就好像被電擊了一樣, 久而久之, 孩子就學“乖”了, 哪兒也不能碰, 不准摸, 不可以試, 那就不碰、不摸、不試, 他認為這樣才是大人眼中的好孩子。 再長大一點, 孩子就漸漸變成該做的事情也懶得去做了。
所以, 如果您不想讓孩子變得懶惰, 想讓他保持自信、積極進取, 您就應該記往:當孩子做出某種嘗試時, 只要不是危險的和損害別人利益的, 大人就應該鼓勵, 並且提供機會讓他大膽嘗試。 要讓孩子明白, 誰都有失敗的時候。 這樣, 孩子每次嘗試做一件事情時, 他得到的都是獎勵而不是“電擊”, 他當然會很有自信, 樂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去做自己還不會做的事情了。
Advertisiment
長大了之後, 他很自然就會成為一個勤快的、樂於嘗試新事物的、積極向上的孩子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