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玩具無力替代家長的成長陪伴

玩具是寶寶幼時最好的朋友, 可以為閒暇的時光增添更多的樂趣, 但是作為家長千萬不能完全的把孩子交給玩具, 畢竟玩具再好玩也抵不上家長的陪伴。 玩具雖重要, 但媽媽的陪伴更是寶寶童年不可多得的珍貴禮物。

寶寶有很多種玩具還是不能專心玩耍

曾聽很多媽媽發過這樣的牢騷:“給寶寶買了這麼多書和玩具, 各種功能、各種好玩, 可為什麼他就不能踏實自己玩會兒呢。 總還是要纏著我, 讓我陪他一起玩。 有時候, 寶寶甚至並不和我玩, 但即使自己玩得很專心, 也必須讓我傻傻陪坐在他旁邊,

Advertisiment
就是不讓我做自己的事情。 這是怎麼回事呢?”

和很多媽媽一樣, 雖然我也很清楚陪伴寶寶的重要性, 但有時也的確會渴望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 在這樣的時候, 總會寄希望於能有一個super toy出現幫助我吸引走這個整日黏在我身上的小孩。 但是, 我的陰謀大都未能得逞, 好像我越希望玩具幫我當會兒保姆, 寶寶就會越發黏我。 某個機會, 和早教專家聊起這件事, 我才發現對這件事我需要換一個角度重新看待。

對於寶寶, 尤其是兩歲左右的小寶寶, 很重要的一個目標就是, 希望做一件事能夠得到媽媽的關注和賞識。 因此, 寶寶都會希望媽媽在他身邊, 專心看他做一件事。 寶寶會因為媽媽的關注而感到享受, 自我價值感也會因此得到提升。

Advertisiment
如果有條件的話, 媽媽還是應該儘量滿足寶寶的這種需求。 這是寶寶自我發展中的一種需要。 寶寶會因為自己做了一件驕傲的事, 希望從媽媽的眼神中得到確認和肯定, 媽媽給予寶寶的確認越多, 越有助於寶寶自我的發展。

媽媽的陪伴對他是一種精神滋養

媽媽需要做的實際上是處理自己內心的情緒。 這種傻傻的陪伴, 常常讓媽媽感覺自己被控制、浪費時間。 事實上, 媽媽就是寶寶的容器, 寶寶在這一刻需要媽媽把他盛住。 媽媽陪在旁邊的意義就在於給寶寶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環境, 寶寶需要在媽媽營造的這個安全的氣場裡面做自己的事情, 需要媽媽不斷地給予他確認和肯定。 雖然媽媽僅僅只是看著他,

Advertisiment
對他也是一種精神的滋養。

如果媽媽確實有安排不開的事情, 無法專心的看著寶寶, 也可以變換一個角度來處理這個問題。 比如在寶寶遊戲之前, 先跟他有一個小約定, 你可以告訴寶寶:“下面我們來一起做一個遊戲。 在這個遊戲裡, 媽媽和你要有所分工。 你的任務是看書, 媽媽負責給你服務, 做好吃的給你吃。 ”這樣雖然你去廚房忙碌了, 但是在寶寶的感覺裡, 你們只是在做同一個遊戲的不同分支, 而並非你在做一件跟他完全沒有關係的事, 寶寶就不會覺得你忽略了他, 接受起來就比較容易。

由此可見, 把玩具買回家只是一個開始, 媽媽陪玩的過程才是寶寶最需要的禮物。 一些陪玩的小技巧, 讓媽媽和寶寶的遊戲時間更多歡樂。

Advertisiment

讓寶寶主導遊戲

在玩玩具或做遊戲時, 應該由寶寶來主導, 但是父母可以創造性地去參與。 所謂“創造性地參與”是指父母不是完全被動地陪伴, 任由寶寶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在遊戲過程中, 父母也可以以“遊戲者”的身份加入, 在肯定和尊重寶寶的玩法的同時, 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寶寶瞭解了父母的新玩法, 一方面會模仿和跟隨, 同時也會自己積極想出更多新的創意。 父母不是要約束寶寶, 給寶寶壓力, 讓寶寶按照父母期望的方式玩耍, 而是引導寶寶, 激勵和啟發寶寶想到更多新的玩法。 把遊戲玩得更富有拓展性。 比如父母可以通過遊戲道具的準備, 有意識地引導寶寶發掘更多有意思的玩法。

Advertisiment
玩水時, 父母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小噴壺、小水桶、小篩子等道具, 甚至可以加入顏料、麵粉, 讓遊戲呈現更豐富的觸角, 向更多個方向去延展。

給寶寶全身心的陪伴

孩子玩玩具, 是把自己的創造力和內在的心理感受投射出來的過程。 如果父母給予過多的引導, 就干涉了寶寶創造力的發揮, 干擾了孩子整合自己內在心理感受的過程。 在陪寶寶玩遊戲的過程中, 父母不是“人”在就可以, 而是要“身心”都在陪伴遊戲這件事情上。 全身心投入到遊戲中, 去感應寶寶需要你配合他做什麼。 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和寶寶情感的聯結, 同時也會給予寶寶心靈足夠的滋養。

寶寶的遊戲裡不宜過多挑戰

有些媽媽喜歡在玩耍時故意製造一些挑戰, 讓寶寶去克服,以為這樣可以有助於幫助寶寶鍛煉能力。但其實,對3歲以前的寶寶來說,自信心的培養比能力更為關鍵。如果父母在遊戲中不斷給寶寶設置挑戰,一次次讓寶寶因為達不到目標而經歷對自己的失望,長此以往,寶寶就會逐漸對自己失去信心。因此,對3歲以下的寶寶,媽媽給予寶寶更多鼓勵是王道。

四種有趣的親子遊戲活動

變魔術

目標:通過遊戲培養孩子的觀察比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邊聽邊用動作表示數量,在遊戲中享受成功的快樂。

準備:牛奶一瓶,手電筒一個,筷子一根,清水,無色透明玻璃杯兩隻,動物玩具兩個。

玩法:

1、親子一起往玻璃杯中倒入清水,家長用手電筒光透過玻璃杯照射白色牆壁,與孩子觀看牆上有什麽?(牆上的影像是白色的)

2、將一個動物玩具放在牆與杯中間,請孩子說說有啥發現,讓孩子拿著玩具在牆與杯之間任意做各種動作,再說牆上影像的變化。(玩具的影像是黑色的。)

3、一只有水的杯加入少許牛奶用筷子攪拌均勻,再用手電筒透過杯子照射,繼續觀察有何變化?(光線是紅色的。)

4、請孩子用玩具繼續表演,然後描述看到的情景。

5、親子在牆與光之間玩各種手影,啟發孩子想像影像像什麽?

6、親子分別輪流豎手指,另一人根據手指數量學動物叫,或聽聲音豎手指。

有趣的轉盤

目標:培養孩子的動手塗色能力,觀察比較和手口一致點數的能力,以及親子合作能力,增進親情。

準備:彩筆一盒,圓規一隻,細繩三條,直徑為6釐米的白色圓形卡紙三張。

玩法:

1、家長將三張圓形卡紙製作成:A紙為三個同心圓,B紙畫上三等分的扇形,C則十二等份。孩子在卡紙上圖色:A上分別圖上紅、黃、藍三色,B上圖上紅、黃、藍相間的顏色,C用黑色按塗一空一的規律圖繪。

2、孩子尋找圖形排列規則,數一數三張紙上各有紅、黃、藍幾處。

3、親子一起將卡紙在圓心左右打兩個小孔,穿入繩線並打結。

4、轉動繩線讓轉盤快速轉動,看看三個轉盤顏色變化,家長並引導孩子描述同一轉盤轉動速度不同顏色的變化。(甲盤轉動時,仍然保持紅、黃、藍三種色環;乙盤轉動時,會呈現白色,轉速不同時也會有顏色變化;丙盤快速轉動時呈灰白色,轉速放慢時則呈現橙色線條。)

小小音樂家

目標:養成孩子認真傾聽的習慣,手口一致點數的能力,培養孩子大膽探索的精神。

準備:相同的玻璃杯七個,筷子兩隻,水若干。

玩法:

1、七個玻璃杯並排在桌上,請孩子數數共有幾隻杯子

2、在杯子裡注入不同高度的水,讓孩子給杯子按照水位由低到高排隊,

3、孩子用筷子敲擊杯沿,聽一聽說一說像什麽音?

4、家長引導孩子觀察比較水位與聲音的關係。

5、家長調整水量,以便發出Do、Re、Mi等音階聲音,然後演奏樂曲,激發孩子演奏興趣。

6、親子合作演奏歌唱,家長鼓勵孩子邊敲杯子邊歌唱。

7、親子輪流當樂師、歌唱家、舞蹈家。

調皮的小鳥

目標:激發孩子的探索欲望,親子共用操作成功喜悅。

準備:硬卡紙約8×16釐米一張,筷子一根,膠帶一卷,彩色筆一盒。

玩法:

1、家長將卡紙自中間畫一條線形成兩個正方形格子,在格子中央處各畫一隻鳥和一個鳥籠。

2、引導孩子觀察鳥身體上的圖形以及個數,再圖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3、親子合作用膠帶把卡紙從中間線位置固定在筷子的頂端。

4、家長啟發孩子快速轉動筷子,讓卡紙左右轉動,看看圖畫有啥現象發生。(筷子快速搓轉,由於視覺暫留的原因,看起來小鳥是關在鳥籠裡的。)

5、家長引導孩子找出小鳥進出籠子的奧秘。

讓寶寶去克服,以為這樣可以有助於幫助寶寶鍛煉能力。但其實,對3歲以前的寶寶來說,自信心的培養比能力更為關鍵。如果父母在遊戲中不斷給寶寶設置挑戰,一次次讓寶寶因為達不到目標而經歷對自己的失望,長此以往,寶寶就會逐漸對自己失去信心。因此,對3歲以下的寶寶,媽媽給予寶寶更多鼓勵是王道。

四種有趣的親子遊戲活動

變魔術

目標:通過遊戲培養孩子的觀察比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邊聽邊用動作表示數量,在遊戲中享受成功的快樂。

準備:牛奶一瓶,手電筒一個,筷子一根,清水,無色透明玻璃杯兩隻,動物玩具兩個。

玩法:

1、親子一起往玻璃杯中倒入清水,家長用手電筒光透過玻璃杯照射白色牆壁,與孩子觀看牆上有什麽?(牆上的影像是白色的)

2、將一個動物玩具放在牆與杯中間,請孩子說說有啥發現,讓孩子拿著玩具在牆與杯之間任意做各種動作,再說牆上影像的變化。(玩具的影像是黑色的。)

3、一只有水的杯加入少許牛奶用筷子攪拌均勻,再用手電筒透過杯子照射,繼續觀察有何變化?(光線是紅色的。)

4、請孩子用玩具繼續表演,然後描述看到的情景。

5、親子在牆與光之間玩各種手影,啟發孩子想像影像像什麽?

6、親子分別輪流豎手指,另一人根據手指數量學動物叫,或聽聲音豎手指。

有趣的轉盤

目標:培養孩子的動手塗色能力,觀察比較和手口一致點數的能力,以及親子合作能力,增進親情。

準備:彩筆一盒,圓規一隻,細繩三條,直徑為6釐米的白色圓形卡紙三張。

玩法:

1、家長將三張圓形卡紙製作成:A紙為三個同心圓,B紙畫上三等分的扇形,C則十二等份。孩子在卡紙上圖色:A上分別圖上紅、黃、藍三色,B上圖上紅、黃、藍相間的顏色,C用黑色按塗一空一的規律圖繪。

2、孩子尋找圖形排列規則,數一數三張紙上各有紅、黃、藍幾處。

3、親子一起將卡紙在圓心左右打兩個小孔,穿入繩線並打結。

4、轉動繩線讓轉盤快速轉動,看看三個轉盤顏色變化,家長並引導孩子描述同一轉盤轉動速度不同顏色的變化。(甲盤轉動時,仍然保持紅、黃、藍三種色環;乙盤轉動時,會呈現白色,轉速不同時也會有顏色變化;丙盤快速轉動時呈灰白色,轉速放慢時則呈現橙色線條。)

小小音樂家

目標:養成孩子認真傾聽的習慣,手口一致點數的能力,培養孩子大膽探索的精神。

準備:相同的玻璃杯七個,筷子兩隻,水若干。

玩法:

1、七個玻璃杯並排在桌上,請孩子數數共有幾隻杯子

2、在杯子裡注入不同高度的水,讓孩子給杯子按照水位由低到高排隊,

3、孩子用筷子敲擊杯沿,聽一聽說一說像什麽音?

4、家長引導孩子觀察比較水位與聲音的關係。

5、家長調整水量,以便發出Do、Re、Mi等音階聲音,然後演奏樂曲,激發孩子演奏興趣。

6、親子合作演奏歌唱,家長鼓勵孩子邊敲杯子邊歌唱。

7、親子輪流當樂師、歌唱家、舞蹈家。

調皮的小鳥

目標:激發孩子的探索欲望,親子共用操作成功喜悅。

準備:硬卡紙約8×16釐米一張,筷子一根,膠帶一卷,彩色筆一盒。

玩法:

1、家長將卡紙自中間畫一條線形成兩個正方形格子,在格子中央處各畫一隻鳥和一個鳥籠。

2、引導孩子觀察鳥身體上的圖形以及個數,再圖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3、親子合作用膠帶把卡紙從中間線位置固定在筷子的頂端。

4、家長啟發孩子快速轉動筷子,讓卡紙左右轉動,看看圖畫有啥現象發生。(筷子快速搓轉,由於視覺暫留的原因,看起來小鳥是關在鳥籠裡的。)

5、家長引導孩子找出小鳥進出籠子的奧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