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獨生子女不合群要怎麼辦

獨生的小寶寶不一定生性奇怪, 不愛和別人交流。 但是, 由於小寶寶在家庭中沒有差不多大的“小朋友”, 所以他們往往格外盼著有小朋友與自己一塊玩, 這種願望有時會使他們更易於“合群”。 年幼天真的孩子, 如同他們自己手裡玩的橡皮泥一樣, 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孩子“合群”不“合群”, 決定性的因素在於家長的引導和教育。

 爸爸媽媽應該有計劃地讓小寶寶走出家庭的小世界, 在居住的社區裡或附近院子裡的小朋友一起活動, 結交一些好朋友。 給孩子吃糖果, 也要啟發他(她)分一些給身邊的夥伴。

Advertisiment
孩子們在一起, 為了玩得新鮮有意思, 就要互相商量, 這就培養了尊重別人意見的習慣。 他們玩得融洽歡快, 便培養了友愛互助的精神。

在遊戲中小寶寶們約好了要先公認的規則, 誰也不能不按照規定玩, 這樣就培養了小寶寶們遵守紀律的品質。 正是在與小朋友的共同活動中, 孩子知道了應該想到別人, 比較開朗大方, 懂得友愛謙讓, 這就是比較“合群”了。 有的父母把孩子關在房門中, 不願鄰居的小朋友到自己家裡來。 為了滿足孩子遊戲的願望, 就“爸爸媽媽陪你玩”——這叫作“哄”。 在“哄”的過程中, 孩子往往成了“恒星”, 父母多是圍著孩子轉。 孩予習慣於發出“指令”, 犬人又常常百依百順, “唯命是從”。 那麼, 小寶寶就會滋長“以自己為中心”的想法,

Advertisiment
習慣接受受不一般的待遇, 養成了沒有教養的“拔尖”的習性。 有的父母看孩子碰著桌角哭了起來, 就忙說:“別哭, 桌子撞你了, 我給你打它!”說完巴掌落在桌面上, 孩子破涕為笑了……有的父母怕孩子吃少了, 就說:“快吃吧!不吃, 門外那個小孩就要搶你的來了。 ”孩子使勁地多吃著——僅僅是為了不給別人……報復, 自私, 不容人, 種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之中培養起來的。 這一切, 都是不利於孩子“合群”的。

總結:怎樣引導獨生子女學會合群呢?比如:給孩子吃糖果, 也要啟發他(她)分一些給身邊的夥伴。 在遊戲中小寶寶們約好了要先公認的規則, 誰也不能不按照規定玩, 這樣就培養了小寶寶們遵守紀律的品質等等。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