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獎勵不能夠代替幼稚教育

一個人的成長與別人對他的期望和稱讚是分不開的。 能否獲得稱讚或獲得多少稱讚, 常常被認作衡量一個人才華品德的尺度。 孩子也想得到別人的誇獎, 如果經常講孩子不好、懶惰, 孩子漸漸會產生一種自卑感。 一個經常受訓斥的孩子學得會罵人, 而常常得到讚揚和獎勵的孩子會懂得自愛。

稱讚和獎勵是教育孩子的一種手段, 使用恰當可以激勵孩子的上進心, 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優秀品質和健全人格。 然而獎勵是不能代替教育的, 如果濫用獎勵就可能本末倒置。 特別是有的家長對孩子進行無限的獎勵:如考試90分以上獎20元,

Advertisiment
考85分以上獎10元;掃地給5元, 洗碗給5元……獎勵名目繁多, 獎碼很重, 甚至於把獎勵當作酬勞使用, 這樣反而刺激了孩子的物欲無限膨脹, 貪得無厭, 養成奢侈浪費的不良品質。
父母們應該明白, 獎勵只是一種手段, 是為了激發孩子的上進心, 如果濫用, 不但達不到激勵的目的, 反而將孩子引向歧途。 要明白, 孩子應該做的, 是不能給獎勵的。 獎勵的條件, 必須是孩子經過努力才能達到, 而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 更不是平常應該做的事情。 同時獎碼不宜過重, 僅僅是起鼓勵作用, 否則就失去了獎勵的意義。 而且應該以精神獎勵、表揚稱讚為主, 物質獎勵為輔。 使孩子滿足榮譽感和自尊心, 激勵孩子上進比獎錢獎物更有意義。
Advertisiment
同時要獎懲分明, 相輔相成, 不能只獎不罰。 不論獎或罰, 都要堅持原則, 掌握分寸, 以獎為主, 以罰為輔, 相互配合。

稱讚表揚雖是一種激發個人活力的教育方法, 如使用不當會事得其反。 就像陽光一樣, 給人以希望和光明, 但直射人的眼睛, 會使人眼花繚亂。 對孩子故意說好話的讚揚及籠統表揚, 因不著邊際, 反而使孩子不高興, 產生疑惑;事事讚揚, 反而使孩子感覺不到表楊。 只有做了經過較大努力後才能完成的事, 家長方予以讚揚, 這樣會使孩子逐步體會到收穫的愉快, 而不是外界強加的東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