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物質獎勵用的不當,孩子容易變"勢力鬼"!

很多家長都把物質獎勵作為督促孩子學習、讓他們乖乖聽話的一種手段, 因為它在激發孩子動力的初期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也容易達成。 但對很多家庭來說, 一般的物質刺激已很難滿足孩子的"胃口", 很容易失去激勵的作用和效果。 同時, 不斷升級的物質需求還可能讓孩子為得到禮物而選擇不正確的途徑。

近日, 美國密蘇裡大學和伊利諾大學的一項針對700多名家長的新研究發現, 在成功完成某些事情後, 用禮物獎勵孩子或者將送禮物作為表達愛意的一種方式會導致兒童更加功利。

家長採用物質獎勵方式時,
Advertisiment
務必要遵循兩個原則:

第一, 不要輕易許願, 一旦許願便要信守承諾。 家長要有節制、理性的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 對無法滿足或不能滿足的要求, 應明確拒絕並講清道理;

第二, 要選擇獎勵的物品。 家長可選擇必需品或對孩子有益的獎品, 如運動器材、書籍等, 切忌選擇奢侈品, 防止孩子產生攀比心理。

其實, 送孩子最好的禮物是精神獎勵和活動獎勵。 社會化的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尊重和重視, 孩子也不例外。 而這兩種獎勵對父母的要求也更高, 它表現的是一種真正的關愛和長久相處、溝通培養出的默契。 因此, 家長在孩子表現優秀的時候不妨為他們點個贊、送一個微笑;用適度的言語真誠的提出表揚,

Advertisiment
指出不足, 給孩子信心和鼓勵。 另外, 帶孩子去動物園、旅遊這種活動獎勵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既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 還能在接觸大自然中放鬆身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