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爸怎樣教育孩子?

近來, 睡覺前我都會給5歲的兒子小撒讀一本世界著名的童話故事——《邁克馬力·甘和他的蒸汽挖土機》。 故事情節是, 邁克與他的挖土機來到波波城的教堂, 用一天時間為教堂修建了洗手間。 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 一直到太陽落山, 洗手間終於建好了。

當我沉溺于作者美妙的構思和翻譯者優雅的文筆時, 小撒問:“媽媽, 我發現故事裡少了一件天大的事情!”

我嚇了一跳, 連忙追問小撒發現了什麼。 他嚴肅地說:“洗手間修好之前, 邁克和挖土機去哪裡上廁所呢?”

我的腦子瞬間短路了。 看著眼前這個認真的小男孩,

Advertisiment
找不到任何答案回應他的思路。

“也許, 他們不需要上廁所……”

小撒認真地否定:“不對!每個人每天都要上很多次廁所!”

我又想出一個答案:“也許, 他們會借用別人的廁所。 ”

“不對, ”小撒說, “書裡不是說了教堂是孤零零的建築, 周圍沒有人住嗎?”

“也許, 他們可以找個公園解決, 就像你小時候給小草‘澆水’……”我被逼無奈, 最終編出這個荒唐的答案。

小撒滿意地笑了起來, 當他得到自己認可的答案時, 就是這副心滿意足的表情。 然後, 他自豪地說:“媽媽, 我比邁克和他的挖土機更棒, 因為我知道要去洗手間小便。 ”

看著他可愛的樣子, 我松了一口氣。 四五歲的男孩子, 簡直是“十萬個為什麼”的代言人。 從他問第一個為什麼開始, 我就像隨時準備好接球的運動員,

Advertisiment
要給他提供各種各樣的答案。 我也嘗試著像育兒專家指導的那樣, 把一些問題反拋給他, 但是他兜一個圈子之後, 又會把問題繞回來。 不依不饒, 一定要我給出令他滿意的答案。

像“邁克和他的挖土機如何上廁所”這樣的問題, 只是小撒獨立思考的一個代表案例。 我猜, 很多小男孩都會像我兒子這樣琢磨一些不靠譜的問題。 這樣的問題完全合乎邏輯, 又顯得莫名其妙, 對他們來說, 這些問題真是“天大的發現”。

為了啟發小撒深度思考下去, 我問他:“假如你是邁克和挖土機, 有沒有比隨地大小便更好的解決方法呢?”

小撒想了一會, 興奮地說:“媽媽, 或許我們可以先挖一個坑, 上好廁所之後再把坑蓋起來。 這對挖土機來說很簡單!”

Advertisiment

我沖他豎起了大拇指。 他驕傲地說:“媽媽, 以後我寫故事, 肯定會寫得更好!至少, 我會想到每個人吃飯、睡覺和上廁所的問題。 ”

我們合上了書, 小撒閉上眼睛, 準備進入夢鄉。 過了一會, 他又接著問:“挖土機挖一個坑要多長時間呢?”

我說:“不知道, 下次去問挖土機駕駛員吧。 ”

“那駕駛員住在哪裡呢?”

“不知道, 估計是在他家裡吧?”

“那他會搬家嗎?會搬來和我們做鄰居嗎?……”

……

小撒一邊問, 一邊睡著了。

將他安置好之後, 我又仔細看了一遍這本書。 的確, 作者沒有回答與上廁所有關的問題。 這樣的問題, 大人們往往自動將其忽略不寫了。 但小孩子就會抓住這個點不放, 一定要搞清楚來龍去脈。

為什麼小撒會關注這樣的細枝末節呢?

Advertisiment

我想了想, 大概是因為孩子更善良, 更單純, 更熱愛生命。 他認為包括挖土機在內的每一個生命都是寶貴而平等的, 都需要吃喝拉撒睡。 所以, 他認為作者一定要交待他們是如何進行這些活動的, 最好再加上一句“他們過得很開心, 他們的這一天簡直是太棒了”。

小撒睡熟了。 看著他天使般的面孔, 我覺得孩子們離天堂很近。 怪不得聖哲耶穌說:“成人若不回轉成小孩子的模樣, 就不能進入天堂。 ”

看來, 我們這些給小孩子寫書和講故事的人, 一定要時刻懷有誠惶誠恐之心, 千萬不能小看我們的小讀者。 帶著對每一個生命的尊重和呵護, 關注每一個細節, 帶著愛、憐憫與好奇, 才能寫出更好的作品, 才不會漏掉在孩子看來“天大的事”!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