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寶寶巧嘴四部走

爸爸媽媽們都喜歡聰明伶俐的寶寶, 這樣的寶寶一般說話都會讓大人很開心, 所以有張巧嘴的寶寶人見人愛。 那怎麼練就寶寶的巧嘴呢?主要以下幾點, 爸爸媽媽要牢記哦!

1、認為寶寶聽不懂

剛出生的孩子, 對成人的話確實聽不懂, 但嬰兒的學習能力很強, 當媽媽總是沖他微笑, 對他說:“寶寶, 我是媽媽”。 “寶寶, 這是奶, 你餓了吧!”時間一長, 這種語言資訊就儲存在了他的腦子裡。 隨著他的智力發育, 再經過幾十次的語言重複, 他就明白, 原來總抱著我的人就是媽媽。 到了1歲的時候, 他可能會叫“爸爸, 媽媽”了,

Advertisiment
當有人對他說:“寶寶, 你的球呢?”他會轉身去找, 說明他已經明白了話的意思。

2、過分滿足寶寶的要求

當寶寶已經明白成人的話還不會從口中說出, 若寶寶指著水瓶, 成人馬上明白這是寶寶想喝水了, 於是把水瓶遞給他, 這種滿足寶寶要求的方法使寶寶的語言發展緩慢, 因為他不用說話, 成人就能明白他的意圖, 並達到他的要求了, 因此寶寶失去了說話的機會。 當寶寶想喝水時, 你可以給他一個空水瓶, 他拿著空水瓶, 想要得到水時, 會努力去說“水”, 僅僅說一個字, 你就應該鼓勵他, 因為這是不小的進步。 他懂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了。

3、不要用兒語對話

兒童語言發展有其自身的階段性, 一般都是經歷單詞句(用一個詞表達多種意思)、多詞句(兩個以上詞表達意思)、說出完整句子這幾個階段,

Advertisiment
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時, 應瞭解這一規律, 但又不能遷就他, 而應通過正確的教育引導孩子的語言向更高階段發展。

4、重複寶寶的錯誤語音

剛學會說話的寶寶雖然基本上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 但是有很多寶寶還存在著發音不准的現象, 如把“吃”說成“七”, 把“獅子”說成“希幾”, “蘋果”說成“蘋朵”等等。

如在發“吃”、“獅”的音時, 舌向上卷, 呈勺狀, 有種懸空感, 而小寶寶不會做這種動作, 把舌頭放平了, 於是錯音就出來了。 對於這種情況, 父母不要學孩子的發音, 而應當用正確的語言來與寶寶說話, 時間一長, 在正確語音的指導下, 發音就會逐漸正確。

學齡前: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