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要學會傾聽寶寶的心裡話

在寶寶出生以後, 還不會說話的時候都是通過肢體語言和爸爸媽媽交流。 看到寶寶皺眉頭, 媽媽會知道要給孩子換尿布了;要是寶寶笑了, 媽媽也會覺得很開心。 原因在於寶寶現在還不知道語言, 所以和爸爸媽媽交流的時候都是通過肢體語言的。

在寶寶知道怎麼叫“爸爸”“媽媽”以後, 寶寶會開始慢慢學會用語言來交流。 在寶寶會進行各種思考、學會的單詞越來越多的時候, 寶寶就會開始都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寶寶的咿呀學語裡一些話家長是能夠聽懂的。

寶寶在剛剛接觸語言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會有自己的一套體系, 所以一些媽媽喜歡用“寶寶語言”和寶寶對話, 但是這樣對寶寶學習正宗的語言是不利的。 爸爸媽媽最好要知道怎樣使用好寶寶語言, 同時要根據寶寶的年齡來用合適的詞彙和長度。 跟很小的寶寶說話時最好幾個詞一說, 在寶寶再大一點以後, 可以開始用3個詞語組成的句子, 同時說的時候要慢一點, 讓寶寶能夠理解。

爸爸媽媽要知道怎麼樣才是和寶寶最好的溝通。 很多時候, 寶寶還不是那麼會說話, 有時候想說些什麼但是就是所說非所想或詞不達意。 要是爸爸媽媽不聽寶寶的心裡話, 就只根據說話和行動的表面意思來理解, 寶寶會覺得爸爸媽媽一點都不瞭解自己, 溝通就會有障礙。

Advertisiment

也許有過這樣的事情, 當寶寶說自己不舒服, 爸爸媽媽不管不問就直接把孩子帶到醫院裡面, 但是其實是沒有什麼事情的。 有時候可能寶寶身體只是有一點不舒服, 但是寶寶在表達不舒服的時候其實是想得到爸爸媽媽更多的愛。 所以在和寶寶進行溝通的時候, 一定要學會傾聽寶寶內心的想法, 這樣才不會多走冤枉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