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爸媽媽經常做這些動作, 讓寶寶哭鬧不停, 特別是小手肘

育兒知識提醒, 很多爸爸媽媽都喜歡牽著小寶寶的手走路, 可能在一個不經意間就會傷害到寶寶哦。


“媽媽, 到哪了?妹妹今天老是哭, 快點回。 ”昨天下班路上, 接到大女兒電話。 我趕緊回到家, 看到小女兒哭得正傷心。
憑藉十多年的護士工作經驗, 我覺得有點不對, 孩子這是很認真的哭, 很可能是肚子痛或者中暑了……
經過詳細詢問和認真觀察, 發現小寶寶的左手有點異常, 一摸就哭, 手抬不起來, 不能去碰她。 這對於還只有7個多月大的寶寶來說, 不會說話, 唯一的辦法就是哭。
平時雙手抓起腳就往嘴裡塞,

Advertisiment
既沒感冒, 又沒中暑, 怎麼突然會這樣呢?“孩子下午在躺椅裡玩, 抱起來突然就大哭, 哭得很凶, 哭累了還睡了一個多小時, 剛剛吃麵條才又哭的。 ” 寶寶的爺爺說。
看到寶寶痛苦的眼神, 我內心很慚愧, 平時工作太忙, 我沒帶好孩子, 又讓孩子受苦了……
醫生在詳細為寶寶檢查, 逗孩子拿東西, 孩子右手會主動去拿, 左手就是抬不起來, 經過幾次測試, 醫生摸了摸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 診斷為“橈骨小頭半脫位”。

?骨科醫生告訴我, 橈骨小頭脫位又稱達拉肘, 是嬰兒常見的肘部損傷之一。 發病年齡1~4歲, 其中2~3歲發病率最高, 占62.5%。 男孩比女孩多見, 左側比右側多。
兒童關節活動範圍較大, 而且韌帶鬆弛, 關節囊比較柔韌且富有彈性, 牽拉負重後易引起脫位。

Advertisiment
如孩子突然跌倒, 家長牽著孩子的一隻手向上提起來, 結果使關節脫臼


外出散步時, 突然有輛車從拐角開出來, 驚慌的媽媽會吃驚地猛拉孩子的胳膊, 引起脫臼;


用手拉睡懶覺而不想起床孩子的一隻胳膊時, 也會發生脫臼。 有時孩子翻身時上臂被壓在軀幹下導致受傷引起脫位。


?如何預防橈骨小頭半脫位?
1.平時牽拉(提)寶寶的手部時, 應同時牽拉衣袖。
2.防止跌僕。
3.家長與寶寶嬉鬧時應注意方法, 不能單牽(提)手。
4.若出現上述表現, 家長可自行復位, 若不成功則應到醫院就診。
5.避免反復脫位, 形成習慣性。
6.穿衣服時應避免手部旋前位牽拉, 應和衣袖同時拉扯。 大寶寶穿衣服時儘量讓寶寶自己伸手, 不要穿太緊衣袖的衣服。

Advertisiment

可能很多家長看到醫生給孩子的手肘復位, 覺得很簡單是不是?當然還是勸家長不要試圖嘗試, 因為多次復位不成功有可能致使關節處韌帶、軟組織水腫, 專業醫生也不好復位了, 所以還是有問題就趕緊上醫院, 專業醫生復位快, 小孩子痛苦也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