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爸爸在早教中的重要性

一個朋友的困惑, 她很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 也堅持每週帶孩子上親子班, 可自己的行為卻遭到家人的反對。 這位朋友一直以來堅持要為孩子創造一個純淨的教育環境, 因而拒絕公公婆婆跟孩子交往。 雖然她的做法未免極端, 但老公對孩子的放養觀念卻也值得我們深思。  現在社會上很多媽媽十分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 希望能夠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但往往得不到爸爸的支持。 爸爸們多持以下幾種觀點:

1、放養觀念, 樹大自然直, 我自己就是那麼長大的, 現在不是也挺好的。

2、本性純良, 不用強加教育。

Advertisiment
人性本善, 孩子繼承的是我們的優良基因, 性格本身就很好, 不用教育

3、孩子以後要面臨很多學業上的壓力, 這麼早就讓他好好玩下, 不要讓他學什麼東西了

4、帶孩子出去太麻煩了, 出去一次要帶那麼多東西, 又要吃, 又要睡的, 太麻煩了。

即便是對媽媽做早教贊同的, 也往往不會參與到孩子的早教活動中, 更多的是充當了司機的角色。

確實, 在當今社會, 爸爸在家庭中承擔著經濟支柱的重任, 繁忙的工作, 讓他們與孩子的接觸時間縮短了很多。 在很多家庭了, 爸爸下班回家, 家人往往習慣讓爸爸好好休息, 不讓孩子去打擾, 從而進一步阻隔了爸爸和孩子的接觸。 其實, 爸爸對孩子的影響力是相當大的。 在很多孩子眼裡,

Advertisiment
媽媽是很容易親近的, 爸爸是權威、高大、威嚴的代表, 不可侵犯, 造成了孩子與爸爸之間的隔閡。 很多爸爸認為, 媽媽細心溫柔, 能夠很好的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生活, 也能夠有耐心陪孩子玩耍, 而自己在這方面則相對較弱, 因此理所應當的認為帶孩子是媽媽的事情。 其實這些是當今父母普遍存在的一個教育誤區。

爸爸的豁達、開朗、誠懇、寬厚, 能夠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傾訴機會, 當他們把心中的苦惱全部告訴父親時, 會感到父親寬闊的胸膛是那麼溫暖、舒適、安全, 更激起了孩子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爸爸能夠給孩子帶來足夠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會幫助孩子建立獨立自主、果斷的人格。 在兒童的人格發展過程中,

Advertisiment
超我(道德化自我)和自我意識的發展是兒童通過對爸爸的自居作用(自居作用是佛洛德人格學說的經典術語)而實現的。 自居作用是指兒童往往追隨仿效父親, 以期將來也成為像爸爸那樣的人, 而其中以爸爸的作用為突出。 男孩在自居作用過程中通過克服親母反父(戀母情結), 女孩通過克服親父反母(戀父情結)而度過人格成長的危機。

為了孩子的將來, 爸爸們投入到親子互動中去吧, 哪怕你再忙, 每天也抽出一個小時跟你的孩子度過一段充滿樂趣和愛的時光, 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與關注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