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父母體質不好 寶寶易生瘤

案例:2歲寶寶患上腎母細胞瘤

兩歲的健健查出了腎母細胞瘤, 是媽媽在幫他洗澡的時候偶然摸到的。 媽媽拿到B超單后, 非常傷心:她懷孕的時候已經非常小心, 什么活都不干, 回到山清水秀的家鄉安胎, 方圓幾百里沒有任何工業廠, 怎么還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呢?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鄧小耿副教授說, 腎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腹部惡性腫瘤, 其發病率在小兒腹部腫瘤中占首位。 腫瘤主要發生在生后最初5年內, 特別多見于6月~3歲。 左右側發病數相近, 3~10%為雙側性, 或同時或相繼發生。

Advertisiment

追因:父母體質不好 孩子易生瘤

發病的原因目前還不清楚, 但有研究認為可能與“胚胎分化延滯”有關。 如果父母的體質不是特別好, 精子和卵子結合后, 胎兒發育便可能不正常, 加上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 就可能導致“胚胎分化延滯”而形成腫瘤。 像健健的爸爸, 煙不離手, 酒不離口, 容易產生不健康的精子, 特別是酗酒后同房, 更不利于優生優育。 而健健的媽媽, 連生三胎, 均是早產, 自身體質應該也不好。

解讀:腎母細胞瘤臨床治療效果好

鄧小耿副教授說, 不幸中之大幸的是, 在兒童實體腫瘤中, 腎母細胞瘤臨床治療效果最好。 沒有轉移的患者, 手術后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80%以上。 有轉移的, 經過手術切除、化療和放療等綜合治療,

Advertisiment
也有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手術是唯一能夠治愈腎母細胞瘤的方法。 但是, 有的患者腫瘤比較大, 邊界不清楚, 也侵犯了周圍的血管, 如盲目進行手術切除, 往往會切不干凈, 并發癥多, 術中出血多, 難以做到根治性切除, 病人預后很差。 現在改進了治療方法, 術前先對腫瘤進行化療(新輔助化療), 待腫瘤變小、變硬、邊界變清后, 再進行手術切除。 因為這些胚胎源性腫瘤, 往往對化療較敏感, 化療能讓這些腫瘤不斷地退縮陣地。 這種降低腫瘤分期后再進行根治性手術的治療方法, 大大改善了腎母細胞瘤患者的預后。 事實上, 這種叫做新輔助化療的治療方法也可以應用在其他常見的兒童惡性腫瘤中, 如神經母細胞瘤和肝母細胞瘤等。

Advertisiment

像健健這樣, 本來腫瘤比較大, 邊界也不清楚, 手術的難度和風險巨大, 但經過兩次化療后, 腫瘤變小變硬, 爭取了根治性切除的手術機會。 健健的手術非常順利, 術中出血只有30毫升, 手術時間不到2小時, 醫生完整地捧出了一個包膜完好的十多公分大的腫瘤, 還徹底清掃了腹主動脈旁邊的淋巴結。 鄧小耿副教授說, 健健盡管腫瘤分期比較晚, 但是由于手術切除得干凈, 他本人恢復得也很好, 估計生存5年的機會能達70%以上。

提醒:預防兒童腫瘤 從父母做起

寶寶小小年紀都患上腫瘤, 即使預后良好, 相信爸爸媽媽們也會心疼不已, 而許多兒童腫瘤, 卻是因為父母本身的體質或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等導致的。

Advertisiment
預防兒童腫瘤預防, 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給寶寶一個健康的生長空間。

1、想要孩子時, 應向優生優育專家咨詢, 在醫生指導下擇時受孕;

2、要作必要的體檢, 如患有某些慢性或感染性疾病, 應抓緊治療, 待身體完全康復后再要孩子;

3、如服用某些藥物, 或長期服用避孕藥, 需停藥一段時間后, 遵照醫囑再考慮生育;

4、懷孕后要加強孕期的自我保健, 注意預防病毒感染;

5、不接觸有害毒物;盡量避免放射性核素及超聲等檢查(特殊情況者例外);

5、如因病用藥要慎之又慎, 最好去請教醫生, 自己莫亂用;

6、保證各種營養素特別是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

7、定期作產前檢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