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關心孩子學習謹防4大誤區

調查中發現, 如果家裡的孩子學習成績很好, 家長則會倍感輕鬆;反之, 家長則會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為了避免或甩開這沉重的包袱, 更為了孩子光明的前途, 許多家長可謂費盡心思, 幫助孩子學習, 可效果卻經常不如人願, 因為在家長關心孩子的學習時會不經意地走進一些誤區。

誤區1:我的孩子也應該考第一。

洋洋爸爸:我的兒子洋洋學習挺認真, 我和妻子對孩子的學習抓得也比較緊, 經常會督促孩子回到家先寫作業, 週末也會幫他安排一定的學習時間。 但兒子的學習成績總是連前5名都沒進過,

Advertisiment
每次看到我下屬的兒子考第一, 我心裡就會非常著急。

點評:家長們應該知道,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考第一。 過高的期望和目標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 這不利於孩子學習和考試中正常的發揮。 另一方面, 每個孩子都是有特點的, 沒有名列前茅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優點, 家長要善於發現並積極發展孩子的優點。

誤區2:每天陪著孩子寫作業。

佳佳媽媽:從女兒佳佳一年級開始, 每天晚上我都陪著她寫作業, 當她遇到不懂的題目時, 我也會非常仔細地給她講解, 直到她聽懂為止。 每學期考試前, 我還會把課本上的重點知識梳理一遍, 然後幫著孩子複習, 並幫她查缺補漏。 但是現在我發現, 如果我工作忙, 沒有時間陪著孩子學習,

Advertisiment
她的作業就會出現很多錯誤, 女兒自己似乎並不會學習。

點評:首先佳佳媽媽應該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幫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而不是僅僅幫助孩子學懂一個生字、一道數學題。 孩子的人生之路終將要自己獨立去走。

誤區3:請家教, 上補習班。

彤彤爸爸:我的兒子彤彤剛上初一, 學習成績很不理想, 有時候放學後還和同學一起去網吧。 為了幫助孩子學習, 也想給孩子找個伴, 我請了一個大學生每週末來幫兒子補習功課, 一個學期過去了, 並沒有什麼明顯的效果。

玲玲姑姑:侄女玲玲學習成績一般, 她爸爸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就給孩子報了各種輔導班, 如英語班、作文班、奧數班, 每次看到幼小的侄女愁容滿面地背著沉重的書包趕往不同的補習班時,

Advertisiment
我真是很心疼孩子。

點評:彤彤剛上初一, 面臨著環境的巨大改變、多學科知識的挑戰, 家長要注意幫助孩子很好地適應, 多和孩子溝通交流, 而不是把孩子推給家教;學習對玲玲來說已經成為了負擔, 孩子的學習成績怎麼可能提高呢?家教和補習班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幫助孩子學習, 但首先應該全面瞭解自己的孩子, 找到孩子學習不好的問題所在, 而不是盲目求醫。

誤區4:分秒必爭, 學得越多越好。

龍龍:每天早上, 我剛起床, 媽媽就開始督促讓我趕緊收拾, 抓緊時間, 並告訴我到學校後要認真聽講, 千萬不可以做小動作。 每天下午放學後, 我剛進門, 還沒放下書包,

Advertisiment
爸爸就催著我趕快去寫作業。 我想看看動畫片, 爸爸說明年就要參加小升初考試, 要珍惜時間。 週末更不用說了, 似乎爸爸媽媽認為只要我每時每刻都在學習, 那麼我一定會比別人學得好, 但是我的感受是:我真的很累!

點評:並非學習的時間越長越好, 心理學研究表明, 成年人注意力集中一次最多50分鐘, 而孩子年齡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越短, 因此我們不能總是嘮叨, 讓孩子連續不斷地學習, 否則會造成孩子用腦過度、神經衰弱、注意力渙散、記憶力下降等問題, 應該讓孩子勞逸結合並學會自己安排學習計畫。

除了上面幾種誤區,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學得越早越好, 孩子剛會說話就開始教孩子認字、背詩;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

Advertisiment
家裡的任何事都不用孩子來操心……這些做法不但不利於孩子大腦的正常發育, 而且會影響孩子個性的全面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