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要警惕寶寶腹瀉後肛脫

順順6個月了, 最近一直腹瀉, 每天6~7次, 均為雞蛋花樣的稀水便, 並有腥臭味。 急壞了爸爸媽媽, 順媽帶順順去兒童醫院看病, 醫生說孩子是春季腹瀉, 給予了藥物治療。 可是此後過了三天, 順媽又發現寶寶大便過後肛門向外翻著紅肉, 順媽急著用手推上去, 可是下次大便時它又翻出來。 只好再次來到醫院就診, 兒科醫生這樣解答了順媽的擔心和疑問。

順順這種情況是典型的脫肛, 又叫直腸脫垂, 指的是肛管、直腸外翻而脫垂肛門外。 這是因為嬰幼兒骶骨的彎曲沒有形成, 直腸成垂直狀, 當嬰幼兒腹瀉時,

Advertisiment
頻繁的大便使腹內壓長時間地增高, 直腸無骶骨的支援, 容易向下滑動;而且嬰幼兒的肛提肌以及骨盆裡的肌肉支持力弱;直腸的黏膜黏附在肌層也較疏鬆, 這些因素均可造成直腸脫垂。

脫肛可以分為全性和不完全性兩種。 僅有直腸黏膜脫垂的叫做不完全性脫肛。 如果直腸各層全部脫垂, 為完全脫垂。 初期, 小兒因為排便黏脫垂, 可以自行縮回。 反復發作後需要用手托回。 但是如果完全脫垂久不能重定, 就會發生局部充血、水腫、潰瘍甚至嵌頓壞死。 同樣, 便秘、長時間劇烈咳嗽、包莖都能夠引起脫肛。

建議治療:

出現脫肛的患兒應儘量避免蹲位排便, 最好是坐高盆排便。 小嬰兒採取直著大腿把便, 不要彎曲髖關節。

Advertisiment
或採取臥位或仰位大便, 這樣直腸不容易脫垂。 一般堅持1~2周可以痊癒。

積極治療引起脫肛的原發病,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加強營養, 做到定時大便。

出現脫肛的患兒應儘量避免蹲位排便, 最好是坐高盆排便。 小嬰兒採取直著大腿把便, 不要彎曲髖關節。 或採取臥位或仰位大便, 這樣直腸不容易脫垂。 一般堅持1~2周可以痊癒。

如果已經脫肛, 及時採取手法復位。 如果復位後反復脫垂, 可以用厚的紗布墊壓住肛門, 用膠布在臀部粘牢, 並讓孩子臥床1~2周, 堅持臥床排便, 一般1~2個月可痊癒。

此外, 如果寶寶肛脫後按照以上的情況處理, 孩子脫肛仍復發, 就需要去醫院請醫生進行處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