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心理特徵

看了這個題目, 很多家長會想:孩子就是孩子, 怎麼可能把他們當成大人呢?誠然, 孩子確實是年齡小, 社會閱歷也不足, 在父母的眼中, 孩子的很多想法和言行都非常幼稚, 不足以提及。 可是, 家長朋友們, 你們是否想過, 孩子也有自己的內心世界、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呢?他們也許會因為一條小狗的到來就高興得手舞足蹈, 他們也許會因為一條小魚的死去就難過得大哭, 他們也許會因為父母的一句話就變得敏感多疑……這些孩子的心理和行為, 父母可能永遠都不理解, 這歸根結底是由於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沒有抱著平等的心態,

Advertisiment
不能像對待大人一樣看待自己的孩子。

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 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心理特徵, 平等地對待孩子、理解孩子、愛護孩子。 當孩子需要幫助時, 要當成頭等大事去做, 設身處地地體諒他們成長的艱難與掙扎, 想方設法地為他們排憂解難;面對他們的困惑、迷惘與不安, 要動之以情, 曉之以理, 啟發和誘導孩子應該怎麼做, 怎麼做才能更好一些, 使他們言有所規, 行有所依;對他們小小的進步應當給以最及時、最熱忱的讚美, 讓他們±氣高昂、信心百倍地面對成長的困惑與挑戰!總之, 只有父母放下成人的架子, 真正平等地對符孩子, 像對待大人一樣重視孩子的言行, 父母才能真正變成孩子的朋友。

Advertisiment

有一天, 8歲的然然跟鄰居孫女士聊了很長時間。

然然說: “孫阿姨, 我覺得你很奇怪。 ”

孫女士就問她: “我怎麼奇怪了?”

然然說: “你對倩倩(孫阿姨的女兒)比我媽媽對我好。 ”

孫女士說: “真是個小精靈, 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啊?”

然然歪著小腦袋說: “倩倩跟你說什麼, 你都聽得很認真, 還給她出主意, 一點兒都沒有大人的架子。 ”

然後孫女士就問她: “你和你爸爸好, 還是和媽媽好?”

然然回答: “和誰都不好。 我爸爸到家就知道玩電腦, 都顧不上搭理我;我媽媽就知道洗衣服啊, 幹活什麼的, 我想給她講個故事, 她就說‘去去去, 找倩倩玩去!’阿姨, 我好羡慕倩倩能和你一起玩兒啊!”

孫女士又問她: “你媽媽對你不好嗎?”

然然說: “也好, 但是沒有你對倩倩好。

Advertisiment
我媽媽有時還打我呢!”

孫女士問: “都打哪了?”

然然說: “有時打我屁股, 有時, 我如果丟鉛筆了, 我媽媽就打我手板。 ”

後來, 孫女士把她同然然的聊天內容告訴了然然的媽媽。

然然媽媽聽了非常震驚, 想了很多很多生活中的小細節, 發現自己在教育女兒的問題上確實存在著很多不足。 從那以後, 然然的媽媽突然

發現自己的教育方式確實應該改變一下了。

上文中, 然然的媽媽可能從來都沒有意識到, 自己的孩子竟然非常在意父母是不是關心她、是不是能與她平等對話。 所幸的是, 然然的媽媽有機會及時瞭解了孩子的內心需求, 以至於她及時地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調整。

孩子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 孩子的心靈是敏感而容易受傷害的。

Advertisiment
因此, 家長必須以平等的心態對待孩子, 把孩子當成大人一樣看待, 這樣孩子也才會把家長當成自己的好朋友, 對家長無話不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