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與寶寶的身體接觸必不可少

出生以前, 寶寶不僅得到母親的關懷、溫暖和營養, 還參與母親進行的各種身體活動。 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 嬰兒出生起就被母親用這樣或那樣的布背兜從早到晚地背在身上。 當他們的母親為日常工作忙碌的時候, 他們也分享著母親所做的一切運動, 比如買菜做飯、耕田種地、紡線織布、打理家務等。 在夜裡, 他們還和母親睡在一起。 他們只要一哭就能吃到母親的奶。 他們不僅能夠聽到母親的聲音, 還能感覺到母親說話和唱歌時的振動。 在一般情況下, 孩子稍大一點就由他們的姐姐一天到晚地背在背上。

Advertisiment
在這些國家, 孩子哭鬧得比較少, 嘔吐和焦躁的情況也不那麼常見。

然而, 我們卻想出許多新鮮的法子來疏遠母親和嬰兒的距離。 孩子剛一出生就被抱到保育室裡由別人照管, 讓父母覺得好像自己不能勝任照顧孩子的工作。 很多嬰兒都用配方奶餵養, 於是, 母親和寶寶就失去了哺乳這個最密切接觸的機會。 對於我們而言, 把嬰兒放在固定的童床裡仿佛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們在小床裡鋪上平板的墊子, 還要把小床放在安靜的房間裡。 我們還發明了嬰兒座椅, 用帶子把孩子緊緊地捆在上面。 這樣一來, 孩子醒著的時候就不用大人抱著了。 我們甚至還發明了一種汽車座椅, 可以連同孩子一起直接固定在嬰兒車上,

Advertisiment
於是乎, 父母連碰都不用碰一下自己的孩子, 就能把他安置好。 這些都與我們最成功的做法恰恰相反。 事實上, 當嬰兒、孩子或者大人受到傷害、侮辱, 或者感到悲傷的時候, 應該給他們一個緊緊的擁抱。

嬰兒和父母都對身體接觸有著強烈的要求。 身體上的接觸會促使大腦釋放激素——嬰兒的大腦和父母的大腦都是這樣——它們能夠加強放鬆和快樂的感覺, 同時還能減輕疼痛感。 比如, 當做常規篩查醫生刺破新生兒的腳跟的時候, 如果讓母親緊緊地摟著孩子, 他們就會少哭很多。 如果早產兒每天都和父母進行肌膚相親的接觸, 他們就會成長得更好。

當分娩後不久的母親們獲准和自己的寶寶待在一起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她們那些出於慈愛而自然流露的舉動真讓人看得著迷。 她們不光看著寶寶, 而且還花很長的時間用自己的手指去觸摸孩子的四肢、身體和臉蛋。 從整體上來看, 那些有機會這樣接觸寶寶的產婦更容易跟孩子建立感情, 這種影響甚至會持續數月之久, 她們的寶寶也會更積極地給予回應。

但是, 親情反應也曾被廣泛地誤解, 還帶來了很多不必要的擔憂。 父母們, 甚至一些專業人士, 經常會認為如果親情反應在最初的24~48小時內還未出現, 它就再也不會出現了。 其實, 事情並不是這樣。 親情反應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 但是並沒有一個確定的期限。 父母與收養的孩子之間在任何年齡都會出現親情反應。 親情反應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那種相互關聯又彼此擁有的感覺,

Advertisiment
那是一種很強大的力量。 儘管有時候現實情況使父母不得不跟他們的寶寶分開, 親情反應還是會發生。 早產兒經常會被放進塑膠的嬰兒保育器中接受隔離看護, 而且往往一待就是幾個月, 但他們的父母仍然可以通過觀察孔觸摸自己的寶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