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父母的心態會影響孩子

父母的心態會影響寶寶?你信嗎?我信了。 當父母心情不好的時候會不自然地帶到對寶寶的態度上, 寶寶會感覺到父母心情的變化。 父母的心態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對寶寶產生影響呢?這種影響會以什麼樣的方式表現出來?今天我們介紹幾種比較常見的表現形式。
1、妨礙寶寶自我價值感的形成
有的父母對寶寶的期望值太高, 總是希望寶寶十全十美, 這類父母就會更多地看到寶寶的問題, 而較少看到他的優點, 也因為如此, 他們常常會否定寶寶許多好的方面, 讓他覺得自己在很多方面都不行,

Advertisiment
進而妨礙寶寶自我價值感的形成, 讓他變得比較自卑。
2、剝奪寶寶愉悅的心理體驗
不少父母不瞭解寶寶心智成長的特點, 總喜歡以成人的眼光來衡量寶寶的行為, 結果就會給寶寶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 比如他們可能不瞭解寶寶在某些階段會有一些特別的心理需求, 像好動, 看書、玩玩具三分鐘熱度, 這都是學齡前兒童非常常見的行為, 並不是什麼問題。 但是, 如果我們總是把它當成一個問題, 給寶寶施加壓力, 寶寶就無法從這些活動中獲得愉悅的心理體驗, 他就會厭倦這些活動, 甚至再也不願意接觸這些活動了。
3、無意間給寶寶不良的心理暗示
不少父母總是當著別人的面, 很苦惱地描述寶寶的“問題”, 給他貼上一些不好的標籤,
Advertisiment
諸如“不聽話”、“沒禮貌”、“不愛學習”等等。 父母貼標籤的出發點有時候是好的, 比如為了讓寶寶明白這樣的行為並不好, 也有的時候, 父母貼標籤只是為了化解自己的尷尬, 說給在場的他人聽。 比如寶寶不跟見到的熟人打招呼, 父母可能就會來上一句:“又沒禮貌了吧!快叫阿姨!”這話既說給寶寶聽, 也說給對方聽。 說給寶寶聽, 是希望他改變, 變得有禮貌, 說給別人聽, 是指父母說這話的時候, 其內心可能還在打著另外一個小九九——你看看, 不是我不管教孩子, 而是這小傢伙不聽話吧。
父母給寶寶貼標籤的原因可能還會有很多, 總之, 不管出於什麼樣的原因, 給他貼這些標籤不僅不會幫助寶寶改變, 相反,
Advertisiment
還會帶給他一些不良的心理暗示, 讓他認為自己就是個“不聽話”、“沒禮貌”、“不愛學習”的孩子, 在這種心理暗示作用下, 寶寶會認同父母的這些看法, 並且讓自己的行為更加符合父母給他貼上的標籤。 因此, 貼標籤只會讓寶寶朝著相反的方向越走越遠。
4、將自身情緒與感受投射到寶寶身上
一個人的心態跟他小時候的經歷密切相關, 也與他所處的環境有關。 小時候經歷的一切會存留在一個人的潛意識中, 帶給他無形的影響, 當他在未來的生活中遭遇類似的事件的時候, 他小時候的那些記憶就會復蘇, 不過這種復蘇可能會以一種本人不知情的方式表現出來。 於是這個人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 就會莫名其妙地將自己內心深處的一些情緒與感受投射到他人的身上。
Advertisiment
比如, 一個小時候常常被父母斥責甚至體罰的人, 他的心態跟那些小時候生活在充滿溫情的家庭的人不一樣, 即便他在準備當父母的時候山盟海誓地表示絕不讓寶寶經受他曾經受過的那些傷害, 他也會在某些場合不由自主地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寶寶。 實際上, 他試圖發洩的是他曾經壓抑在內心的憤怒, 而不是真的要那麼“狠心”地對待自己的寶寶, 所以發洩過後, 他往往會因為自己的行為給寶寶帶來傷害而後悔不已。
5、讓寶寶承繼自己兒時未了的心願
不管是誰, 在他一生中總會有某些覺得比較遺憾的事情。 當有了寶寶之後, 這些憾事就會尤其鮮明地重新浮現在腦海,
Advertisiment
於是, 不少父母就會期望自己的下一代不要再有這樣的遺憾, 就會很急切地想要通過寶寶來彌補自己曾經的缺憾。 比如, 有的父母小時候特別喜歡樂器, 但因為各種原因, 一直沒有機會接觸, 他們就可能非常迫切地想要自己的寶寶愛上某個樂器, 父母這種十分迫切的心情自然就會給寶寶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本文介紹了5種了父母心態給寶寶影響的表現形式。 我覺得文中介紹了這些父母們並不陌生, 因為基本上每個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我覺得孩子就象一個潔白的畫布, 畫成什麼樣很大程度上都是父母決定的。 所以父母對孩子要尊重, 不能為了自己的面子或自尊而傷害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