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用動作來開發孩子的語言能力

比如父母在教孩子說跳的時候, 大人就可以邊說跳邊做出動作來, 再比如父母說拍皮球, 也可以邊做動作邊說, 大人說完就讓孩子再跟著學一遍, 這樣不但讓孩子喜歡上說話, 更能瞭解所說的含意, 有利於開發孩子的智力。 父母教孩子說話時, 並不能只單純的讓孩子說出來, 還可以深入的簡單的讓孩子明白其中的用途或意思。 以下方法就是如何讓孩子愛上說話而父母所應該做的。

(1)講述同一個故事, 慢慢讓孩子複述

媽媽可以連續幾天的第一個故事講同樣的, 在為孩子講述的時候, 可以用問答的方式,

Advertisiment
讓孩子自己想出下面的內容應該什麼。 當然, 這是需要父母有足夠的耐心的, 開始時先由父母把圖片的內容講給寶寶聽, 讓他聽並模仿父母講的內容, 逐步過渡到提問題讓寶寶回答, 最後再讓孩子按照問題的順序進行複述。

(2)讓孩子愛上推理故事

孩子稍大一些的時候, 父母就可以給孩子講一些推理的故事, 這時, 父母和寶寶面對面坐著講圖片、講故事, 父母可向寶寶不斷提出問題, 引導寶寶回答出“如果……”後面的話, 例如, “如果小紅帽不理睬大灰狼, 她和外婆還會被大灰狼吃掉嗎?”“龜兔在賽跑時, 如果小兔子不睡覺, 比賽的結果會怎樣?”父母可通過這樣的訓練, 讓寶寶學會初步的推理。

(3)親子互動遊戲:猜謎和編謎

Advertisiment

父母平時就要多注意一下好玩又簡單的謎語, 或者在玩的時候可以先編一個謎語讓寶寶來猜, 如“聚寶盆, 腳下踩, 吃的用的, 要啥有啥”, “花蝴蝶, 飛上天, 寶寶手中牽著線”, 寶寶會高興地去猜是什麼。 然後父母鼓勵寶寶也說個謎語讓父母猜。 如果寶寶的謎語編得不好, 父母可以幫忙糾正, 仍要鼓勵。 親子輪流猜謎和編謎, 可使幼兒語言和認知能力得到提高。

(4)重複的告訴孩子日用品的用途

父母做這一項內容時, 可選擇孩子平時所熟悉的日常生活用品, 如臉盆、剪刀、水杯、圍裙等, 讓他將物品的名稱和用途說出。

(5)讓孩子喜歡上反義詞, 並為其配對

其實, 平時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 父母就可以在反義詞上不經意的指出。 父母可以在孩子已經認識若干漢字的基礎上,

Advertisiment
選出其中的20個字做成反義詞讓寶寶進行配對練習。 如父母拿出“上”時, 讓寶寶從字卡中挑出相對的反義詞“下”。 而且這項遊戲在平時學習中也可進行。 父母在教寶寶漢字時要有意地讓寶寶成對學習, 這樣不但可以鍛煉思維和記憶的能力, 而且能發展言語的能力, 還能通過重複來加深記憶。

(6)孩子學說英語對大腦是非常有利的

已經滿3歲的孩子, 不但可以與大人正常的交流眾多問題, 而且已經可以流利地背詩了, 所以, 這時適時讓寶寶學習外語可以開發他的潛能, 促進大腦左半球的語言中樞的發育。 從小便掌握雙語的寶寶, 大腦的兩個半球在語言的刺激下都可以產生反應,

Advertisiment
而且可以用雙語進行思維。 5歲前的寶寶存在著發展語言能力的生理優勢和心理潛能。 而3歲以下的寶寶學習外語, 主要是聽說, 不強迫寶寶學習字母和拼寫規則, 只要寶寶能聽懂, 可以說簡單句子、會唱兒歌即可。

剛剛學會說話的孩子總是會有一些發音不正確的字, 家長有時會覺得很好玩, 甚至還故意學孩子發出錯誤的音, 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孩子三歲前是語言發育的高峰時期, 所以父母對於孩子的發音有不對的地方一定要及時糾正, 對於孩子的問題, 大人們也是要做一個正確的回答, 不能對孩子敷衍了事。 所以在引導孩子步入語言的殿堂的時候, 一定要耐心, 還要用動作表示以加深孩子對語言的理解。

Advertisiment

孩子說話是一件讓大人開心的事, 而剛剛會說話的孩子也對此充滿了好奇, 每天會問這問那的, 所以父母可以用動作來為孩子做語言的表演, 讓孩子深深記住所說話的意思。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