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教寶寶獨自大小便習慣

孩子漸漸長大需要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例如控制大小便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該怎樣去培養小孩這一方面吧!
核心提示: 你會分辨出孩子是否能夠注意到自己在排便, 例如孩子突然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指著尿布或者哭喊以引起你的注意。 對大便的控制比小便的控制相對容易一些, 孩子可能會先實現對大便的控制, 所以可以讓孩子先坐便盆也是有道理的。
讓寶寶學會控制大小便, 看似一件小事, 但每個孩子的發育進度並不相同, 父母如果操之過急, 會給孩子心理和生理的正常成熟帶來不利因素,
Advertisiment
影響訓練成功。

父母如何教寶寶獨自大小便習慣 教寶寶控制大小便的時機
研究發現, 許多在18個月以前便開始接受訓練的寶寶, 直到4足歲後才學會自己大小便;相反, 那些在2足歲開始訓練的, 到3足歲時幾乎都能自己上衛生間了。
年輕父母如何選擇最佳時機呢?
首先, 要確認孩子已處在所謂的“膀胱準備”階段, 也就是說, 一次排出的尿量比較多, 尿後可保持尿布數小時不濕。
另外, 以下這些跡象(一般出現在18個月~2歲半的孩子中)也提示孩子已能接受訓練:
?已能行走, 並樂意坐下(具備坐便器的基礎);
?能將自己的褲子拉上和拉下;
?能模仿父母的動作;
?顯出對控制大小便的興趣, 例如會跟隨父母進入衛生間等;
?對自己在尿布裡解尿屙屎有所表示;
?會將東西放回原處(顯示能教會孩子大小便到應該去的“去處”);
?會說“不”,
Advertisiment
顯現獨立意識。
有下述情況者, 訓練不宜開始:
孩子生病;發生遷居等重大生活事件。 此外, 父母也不要迫於外界壓力而強制孩子接受訓練, 如果父母對孩子未能擺脫尿布感到焦慮的話, 這種情緒也會影響孩子, 有時還會引起括約肌功能失調以及便秘而妨礙訓練正常進行。 如果孩子不配合, 必須要等待數月後才作再一次試驗。
寶寶要排大便的信號
3個月內的孩子很可能會在吃奶時或吃奶後馬上大便。 孩子的這種現象是單純的胃腸道刺激反射, 是因為進食刺激了腸道。
當孩子能把內部感覺與排便的生理現象結合起來後,
Advertisiment
對孩子的幫助才能生效。
你會分辨出孩子是否能夠注意到自己在排便, 例如孩子突然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指著尿布或者哭喊以引起你的注意。
孩子能夠意識到直腸和膀胱脹滿幾乎是同時實現的, 但處理大小便時, 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對大便的控制比小便的控制相對容易一些, 孩子可能會先實現對大便的控制, 所以可以讓孩子先坐便盆也是有道理的。
從大人的角度來講, 預測大便比預測小便要容易些。
當孩子發出特殊的聲音或動作時, 就是在表示自已需要坐便盆。
訓練應先從大便開始可配合使用下列技巧:
?將適用于孩子個體的拉屎坐椅(座上開圓孔, 下置容器)或便器放在兒童活動地點附近,
Advertisiment
告訴孩子什麼時候使用它, 或當著孩子的面將尿布上的屎抖入便器, 以便讓孩子明白它的用途, 避免以後屙屎時糞便湧入便器而使孩子產生異樣感覺而不知所措;
?開始幾天讓孩子不脫褲子坐在上面, 當孩子習慣後, 再試著抽去尿布;
?根據觀察到的跡象提醒孩子是否有便意, 例如孩子臉部顯出怪相或擺出大便的姿勢等;
?不要故意將尿濕的尿布讓孩子繼續兜著作為對孩子的懲罰;
?待孩子一日內能數次使用便器時才取消尿布;
?當孩子對訓練已有準備時, 可給孩子穿能自己隨意脫下拉上的褲子;
?睡前和醒後應即提醒孩子上廁所;
?睡眠時大小便控制的訓練可以晚一年開始, 當然也可以同期進行。
Advertisiment

教寶寶排大便的注意事項
?脫去孩子多餘的衣物或尿布, 可以簡化很多問題。
?大便後, 給孩子用衛生紙把屁股擦淨, 女孩子一定從前向後擦。
?把衛生紙放在便盆裡, 再用水把他們一起沖乾淨。
?擦淨便盆上的糞跡, 然後用水沖淨, 最後用消毒水沖洗。
?不要忘記洗手。
?不要強迫使孩子坐便盆, 這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下―次要求孩子坐便盆時, 孩子公然反對或是大發脾氣。
不要強迫, 過幾天等孩子忘記此事後, 很自然地要求他坐便盆。
如何教孩子學會控制小便
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成功的基礎是孩子能夠在膀胱內憋住一定量的尿液, 而不是自然的排空。
標誌著孩子達到成熟的跡象是孩子能夠在較長的―段時間裡保持尿布乾燥, 例如午睡後沒有尿濕等。如果孩子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午睡後都沒有尿濕,你就可以在午睡時取下孩子的尿布。
在孩子上床睡覺前,鼓勵孩子上廁所,小便一次。如果孩子這樣辦了,一定要表揚他;如果孩子不願意,也不必大驚小怪,等以後有機會再說。
當孩子成功地完成這―步後,孩子能夠表示出自已要坐便盆時,你可以在白天裡取下孩子的尿布。這樣做必須有一個前提,即孩子有尿時,必須能在脫下褲子前憋―會兒。
孩子有時會有意外,所以要做好準備,要對孩子表示同情,不要責怪孩子,因為這不是他的錯誤;孩子可能在開始時候說不清楚自己要小便,所以,如果你不能及時理解孩子的需要,孩子別無選擇,等不及坐便盆就把尿尿出來了。出這種事的時候,馬上把孩子的尿擦了,給孩子脫下褲子,不必大驚小怪。
教孩子排便必看的常識
?讓孩子自己發育,你沒辦法加快這個過程,你只能給孩子以幫助。
?讓孩子自已決定是否需要坐便盆,你可以建議孩子坐便盆,但不能強迫孩子。
?對待孩子的糞便要採取理智的態度,不要表現出噁心或是厭惡,糞便是孩子自然的部分,應該是你自豪的東西。
?如果孩子表示出要大小便,可不要耽誤,因為孩子堅持不了多久。
?把孩子能夠控制大小便理解成孩子的一個進步,應該表揚孩子。
孩子還不懂事時,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靠著父母來引導培養。只要細心和耐心,加上用心練習的技巧,就能做得很好了,加油吧爸爸媽媽們!
(兼職編輯:李韻) 例如午睡後沒有尿濕等。如果孩子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午睡後都沒有尿濕,你就可以在午睡時取下孩子的尿布。
在孩子上床睡覺前,鼓勵孩子上廁所,小便一次。如果孩子這樣辦了,一定要表揚他;如果孩子不願意,也不必大驚小怪,等以後有機會再說。
當孩子成功地完成這―步後,孩子能夠表示出自已要坐便盆時,你可以在白天裡取下孩子的尿布。這樣做必須有一個前提,即孩子有尿時,必須能在脫下褲子前憋―會兒。
孩子有時會有意外,所以要做好準備,要對孩子表示同情,不要責怪孩子,因為這不是他的錯誤;孩子可能在開始時候說不清楚自己要小便,所以,如果你不能及時理解孩子的需要,孩子別無選擇,等不及坐便盆就把尿尿出來了。出這種事的時候,馬上把孩子的尿擦了,給孩子脫下褲子,不必大驚小怪。
教孩子排便必看的常識
?讓孩子自己發育,你沒辦法加快這個過程,你只能給孩子以幫助。
?讓孩子自已決定是否需要坐便盆,你可以建議孩子坐便盆,但不能強迫孩子。
?對待孩子的糞便要採取理智的態度,不要表現出噁心或是厭惡,糞便是孩子自然的部分,應該是你自豪的東西。
?如果孩子表示出要大小便,可不要耽誤,因為孩子堅持不了多久。
?把孩子能夠控制大小便理解成孩子的一個進步,應該表揚孩子。
孩子還不懂事時,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靠著父母來引導培養。只要細心和耐心,加上用心練習的技巧,就能做得很好了,加油吧爸爸媽媽們!
(兼職編輯:李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