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父母應鼓勵孩子多提問題

經常可以聽到一些孩子向長輩提出各種問題:“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為什麼?”等。 也經常聽到一些父母在向孩子提出各種各樣問題, 這樣做有什麼作用呢?


實踐證明, 這對孩子思維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因為思維往往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 如果你的孩子不大提出問題, 或根本沒有問題, 這是不正常的現像。 怎樣克服呢?


首先須檢查回憶一下, 我們是如何對待孩子的好奇心的。 一般孩子都具有好奇心, 看看這, 摸摸那, 當他們有所表現時, 如果遭到了大人的厭煩、斥責或冷淡, 那麼長此以往, 孩子就再也不敢提問了,

Advertisiment
孩子頭腦中的問題得不到解答, 也就不會多想問題了, 大腦也不會積極進行思維活動了。


因此, 對孩子的好奇心必須加以重視和鼓勵, 克服冷漠厭煩態度, 要想方設法鼓勵和提高孩子的觀察興趣, 鼓勵孩子多提問。 當孩子和鴿子玩時, 可同他比賽, 看誰提的問題多, 或者由大人向他提出, 促使他進行觀察, 提出疑問或找出答案。
比如, 鴿子的眼睛為什麼長在腦袋的兩邊?它為什麼不停地東張西望?鴿子的嘴為什麼是尖的?尖嘴上的泡泡是什麼?(鼻泡)鴿子的臉為什麼像雞?腳為什麼是紅色的?腳上為什麼戴個小圈圈?上面怎麼會有數字呢?鴿子的毛也叫羽毛嗎?飛的時候翅膀很大, 不飛的時候為什麼那麼小呢?等等。

Advertisiment
孩子能回答或提出問題, 說明孩子在積極主動地觀察。


同時, 家長應經常向孩子提問, 引導孩子去觀察, 去思考, 使孩子的思維經常處於積極的活動狀態中, 這更有助於孩子的思維發展。 舉例如下:


當孩子玩紙飛標時反復落地, 拾起來又落地, 可問:“這飛標為什麼老扔不上去呀?為什麼老往下掉哇?為什麼不往牆上掉卻偏要往地上掉?這是解釋性一類的問題。


假如你迷路了怎麼辦?假如野貓又來叼小鴨了, 你怎麼辦等, 這是假設性一類的問題。


蘋果的顏色是怎樣的?你的新玩具的顏色是怎樣的?這是描述性一類的問題。


摩托車和自行車有什麼地方不一樣?貓和老虎像不像?哪些地方長得像等, 這是比較性一類的問題。

Advertisiment


牛、馬屬於野獸還是屬於家禽或家畜?黃瓜屬於水果還是屬於蔬菜?這是分類性一類的問題。


雞蛋從哪裡來的?怎麼會有煤氣?這是起源性一類的問題。


當你向孩子提出問題後, 要給孩子思考的時間, 不急於求得完善的答案, 更不要馬上把答案告訴孩子, 因為這樣做不僅不利於孩子的思維發展, 而且會打擊孩子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