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愛玩手機孩子易焦躁

七成父母進餐時使用手機

波士頓醫療中心行為兒科學專家珍妮·拉德斯基帶領研究小組觀察帶小孩在速食店就餐的父母。 為保證研究物件不受外界干擾, 觀察秘密進行且研究人員與觀察物件保持一定距離。 研究小組共觀察了55位父母, 他們的小孩年齡均低於10歲。 研究人員依照父母進餐過程中接觸手機的程度, 從把手機放在桌上不用到進餐時從始至終使用手機, 分為5檔, 對照觀察他們小孩當時的行為表現。 統計顯示, 三分之一的父母在進餐過程中不時使用手機;73%的父母進餐過程中至少使用一次手機;超過15%的父母在進餐過程接近尾聲時使用手機,

Advertisiment
而此時孩子仍在進食。

【親子關係】孩子因父母關注手機而不安

拉德斯基等人的研究顯示, 當父母花更多時間關注手機時, 多數孩子變得焦躁不安, 並試圖通過自己的行為引起父母注意, 不過也有孩子“自娛自樂”的個例。 近日, 英國《每日郵報》援引拉德斯基的話報導:當看護者將精力高度集中於自己手中的設備時, 就會忽視孩子, 或是減少與孩子的互動。 而孩子在自娛自樂時, 他們中相當比例的人也會分心關注父母的舉動, 以及想知道父母使用手機的原因。 相關研究報告將由4月號《兒科》月刊發表。

【親子關係】用手機和看孩子問題待深究

先前有研究顯示,

Advertisiment
小孩, 尤其是新生兒借助眼神交流與外界建立聯繫, 進而瞭解世界, 語言能力的形成也是通過類似模式。 而父母缺少與孩子之間面對面的交流及互動會影響親子關係, 導致發育問題。 拉德斯基等人的研究則首次將目光集中在父母使用手機時孩子的行為變化。 對於父母使用電子設備與孩子行為之間的關聯, 還需展開更多研究, 現階段尚不足以蓋棺定論。

不過, 埃塞克斯大學心理學者探查手機對成年人人際交往影響的兩項實驗均顯示, 手機對親近度、溝通和交談品質產生負面影響。 研究人員在《社會與人際關係雜誌》發表報告說, 在面對面交談中, 手機會降低移情作用和人的理解能力。 所謂“移情”, 在心理學中指一種能深入他人主觀世界,

Advertisiment
瞭解對方感受的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