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愛動腦,孩子也聰明

許多父母經常教育孩子“多動腦子”、“好好用功”, 而忽略了“以智能育智能”這一重要規律。 調查發現:思維活躍、分析問題條理清楚的孩子跟他們的父母有直接關係, 這些父母在談話間明顯地表現出思維的準確性和邏輯性, 善於動腦筋。 因此, 促進孩子智力發展, 父母首先應加強自我學習, 並積極投入與孩子一同的智力活動中去。

·讀書、看報
讀書、看報能接受更多更新的資訊, 在家庭中傳遞資訊時, 父母還要談談自己的認識。 讀書過程中養成劃出重點、剪貼感興趣的文章和記讀書筆記等閱讀習慣, 在潛移默化的教育中,

Advertisiment
孩子自然也會喜歡上讀書、看報。

·小型家庭智力競賽
進行競賽的方法多種多樣:必答、選答、搶答;口述、手寫、動作;記分、淘汰、小獎品。 這項活動還可以針對孩子在學習中的弱點進行, 激發學習興趣, 擴大知識背景。

·家庭辯論活動
生活中有許多現象、問題是父母和孩子都感興趣的, 但看法未必一樣, 就此開展辯論活動, 各抒己見, 也是項不錯的活動。 如果在家庭中形成討論、辯論的風氣, 每個家庭成員的水準都會提高, 還能矯正有些父母一人說了算的不民主作風。

·智力型家務勞動
所有的勞動都有明顯的智力因素, 如:飯, 怎樣做能節約時間?菜, 怎樣做才好吃、好看?大掃除, 先幹什麼, 後幹什麼;拖地板, 怎樣才能擦乾淨?等等。

Advertisiment
在家務勞動中引導家人開動腦筋, 大腦必然得到鍛煉。

·解決家庭難題
家庭中遇到的問題, 只要不是必須回避孩子的難題, 可讓孩子一起參加解決難題, 讓孩子知道有關情況, 聽聽孩子意見。 在孩子參與處理這些事情的過程中, 不但發展了智力, 還提高了他的責任意識。

·向孩子請教
父母應有向孩子學習的意識, 有些知識父母可以直接以孩子為老師。 比如, 孩子的英語也學得更好了, 父母可以多問問孩子, 這樣更會提高孩子的興趣, 如果孩子發現自己不能回答孩子的問題, 孩子就會很自覺地去學習, 這樣的學習方式難道不比聽寫、默寫更能促進孩子的學習興趣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