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必須知曉孩子的心理是怎樣發展的

孩子是好遊戲的

三四歲大的孩子, 在家庭裡喜歡把椅子推來推去的玩, 有時還要和弟妹等把椅子抬來抬去的玩, 拿到一根木棒, 或是一根竹竿, 就要這裡敲敲, 那裡敲敲, 有時還要背著當槍放。 所以小孩子是以遊戲為生命的, 遊戲還須玩具來幫助。 做父母的, 應該為孩子備些良好的玩具, 使孩子得著充分的遊戲, 強健孩子的身體, 快樂孩子的心境。

孩子是好奇的

五六個月大的嬰孩, 一聽見聲音, 就要轉頭去尋, 一看見東西, 就要伸手去拿。 到了四五歲, 他的好奇動作格外多了。 看見路上汽車來了, 總要停住腳看看,

Advertisiment
聽見外面的鑼聲鼓聲響了, 總要跑出去看看;看見一塊冰, 總要伸手去摸摸, 遇到不懂的事, 總要問個明白。 做父母的應該讓他去看, 去摸, 還要答覆他所問的話。 這樣, 孩子才能知道汽車是什麼東西, 鑼鼓場裡玩的什麼把戲, 冰是怎樣冷, 如是就可獲得許多關於日常生活的知識。

孩子是好群的

小孩子喜歡和許多人在一起玩的, 如果叫他離開同伴, 他就要哭。 兩歲的小孩, 就要和同伴遊玩, 到了五六歲, 這個好群心發展得更加強了, 假如此時沒有伴侶遊玩, 他一定要覺得孤苦不堪了。 做父母的要引導孩子, 常和弟妹等在一起遊戲, 倘有鄰家的孩子跑來遊玩, 父母要表示歡迎。 倘若他們在一起造房子, 造橋, 或是排隊做小兵,

Advertisiment
父母們見了, 要說兩聲好, 鼓勵他們成功。 因為這種活動, 一定要互助、合作, 才能玩得滿意。 互助、合作, 乃是人類生活上最重要的條件。

孩子是喜歡野外生活的

小孩子都喜歡野外生活, 到門外去就高興, 終日在家裡就不高興。 有許多孩子在家裡哭的原因, 雖然很多, 但是不能到外邊去看看玩玩, 也是一種大原因。 做父母的應該在空閒的時候, 帶著孩子到外面去遊玩, 讓他們在曠野裡跑來跑去, 看看草木的樣子, 看看飛禽走獸的形狀, 看看天空的顏色, 采采野花, 拋拋石子, 這種野外的遊玩, 對於小孩子的身體、知識、行為都有很好的影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