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如何幫助寶寶培養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是一個人清楚地瞭解自己, 有效地處理自己的欲望和恐懼, 並有意義地運用這些資訊去調適自己生活的能力。

從我出生以後就聽見有人在說“媽媽”、“苗苗”和“餅乾”, 我一直在想:這些都是什麼?“媽媽”和“苗苗”是什麼關係?是“苗苗吃餅乾”還是“餅乾吃苗苗”?我是“苗苗”還是“苗苗”是我?經過長期的觀察和努力思考, 這些奇怪的問題終於有一天被我搞清楚了:苗苗是媽媽的寶寶, 苗苗是我, 餅乾是我的, 我能吃掉餅乾(我比餅乾本領大)。

專家點評

心理學家通過一個由單面鏡和雙面鏡組成的實驗裝置,

Advertisiment
向寶寶提供3種形象:寶寶本人的形象、媽媽的形象和另一個寶寶的形象。 這3種形象有時同時呈現, 有時交替呈現, 觀察寶寶的不同反應, 發現寶寶的自我認知有4個階段:

1.媽媽階段

4個月左右的寶寶對媽媽的形象最感興趣, 他對之觀看、微笑並咿咿呀呀的, 但對自己的形象並不感興趣。 這是因為媽媽總是面對著他說話、撫摸、做事, 所以他先認識媽媽, 卻不認識媽媽說話、撫摸和做事的物件——寶寶自己。

2.同伴階段

4~6個月的寶寶有進步了, 但他對自己的形象和另一個寶寶的形象同樣感興趣, 不能從兩個寶寶中區分出自己。

3.伴隨行動階段

7~12個月的寶寶開始發現兩個的寶寶不同, 他發現鏡子中的一個寶寶會動嘴, 他也跟著動嘴, 但他不明白是自己先動嘴,

Advertisiment
鏡子中的寶寶才跟著動嘴, 說明他還意識不到自己是動作的發出者, 卻誤以為是鏡子中寶寶的跟隨者。 可見, 寶寶發現了自己跟別人不同, 但還意識不到自己的主動性。

4.主體我階段

12個月以後的寶寶會毫不含糊地區分出自己和另一個寶寶, 寶寶的主體我初步誕生。 當寶寶19~24個月的時候, 他先學會說“我的”, 再學會說“我”, 這表明他出現了穩定的主體我意識(即自我意識), 他不但明白自己的姓名、性別、身體、家庭等基本的自我資訊, 還將產生自尊、自信、自立、自省、自律、自主等高級內省智慧。

父母應該怎麼做

自我意識是讓寶寶明白自己與外界世界的關係, 知道自己是誰, 有什麼特點, 別人有什麼特點, 自己跟別人相處的時候會遇到什麼情況該怎麼辦,

Advertisiment
等等。 怎樣認識和管理這個以“我”為中心的新世界, 既依賴寶寶先天的生長時間表, 又需要家長適時的主動引導。

1.從物品中分離出“我”

最初寶寶啃自己腳丫像啃奶瓶一樣.的時候, 說明他把自己當成了奶瓶一樣的物品, 所以把自己從客觀世界中分離出來, 是寶寶內省智慧發育的第一步, 這需要為寶寶提供可以把握和操縱的物品或玩具。 例如, 握在手裡的小棍棒, 可以搖動的撥浪鼓, 動腳踢走的小皮球, 用嘴吹出的肥皂泡, 等等, 這些遊戲不但給寶寶帶來歡樂, 而且讓他體驗到自己不但與物品不同, 還能使物品產生變化, 他從中產生自我存在的價值和力量。

2.從鏡子、相片和錄影中反觀“我”

Advertisiment

鏡子、相片和錄影是心理學家研究寶寶內省智慧發展水準常用的實驗材料, 也可以被媽媽用於開發寶寶的內省智慧。 照鏡子特別適合12個月以內的寶寶, 寶寶開始會把鏡子中的自己當成別人, 漸漸地就會明白自己就是鏡子中的寶寶, 這期間, 媽媽和寶寶一起在鏡子面前做一些動作, 讓寶寶觀察鏡中人與鏡前人的關係。

媽媽還要注意把寶寶日常的生活情形拍成照片或者錄影, 與寶寶一起觀看, 讓他說說這裡面都有誰, 哪個是寶寶?大家都在做什麼, 寶寶在做什麼?然後問寶寶能不能模仿裡面某個人的動作或者表情?還可以與2歲以後的寶寶討論他小時候是什麼樣的, 與現在有什麼不同?這些做法都能促進寶寶更加清晰的自我意識,

Advertisiment
提升內省智慧水準。

3.從成人的評價中確立“我”

寶寶的依賴性比較強, 最初他不知道“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媽媽說他什麼樣, 他就認為是什麼樣。 所以, 在人生頭3年, 媽媽要給予寶寶積極的評價, 經常鼓勵和表揚, 讓寶寶有一個積極明亮的自我形象底色。 同時, 家庭氣氛和睦、家庭成員和諧對寶寶的自信和自愛非常關鍵, 如果寶寶處在爭吵、冷漠或者忽略的生活環境, 他的內省智慧發育將受到不良影響。

4.從自己的行為中認識“我”

2歲以後寶寶進入第一心理反抗期, 變得不是那麼聽話, 經常反抗大人的保護和要求, 並希望大人立即滿足自己的要求, 否則就哭鬧不願意。 這一時期, 媽媽要滿足和支持寶寶的合理要求, 對不合理的要求,媽媽要耐心講道理,必要的時候應該拒絕寶寶的要求,寶寶從媽媽一分為二的態度中明白了“我”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這是寶寶形成理性的內省智慧非常重要的教育態度。

5.在小朋友中區分出“我”

寶寶要知道“我”是誰,他需要參照物做比較,同齡夥伴是寶寶認識“我”的重要參照。所以,媽媽要帶寶寶多與同齡夥伴遊戲,不管他們和諧相處還是出現衝突,都是寶寶學習觀察和琢磨別人的機會,如果媽媽主動引導他比較同伴與自己有什麼不一樣,他的自我意識就更加清晰了。

對不合理的要求,媽媽要耐心講道理,必要的時候應該拒絕寶寶的要求,寶寶從媽媽一分為二的態度中明白了“我”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這是寶寶形成理性的內省智慧非常重要的教育態度。

5.在小朋友中區分出“我”

寶寶要知道“我”是誰,他需要參照物做比較,同齡夥伴是寶寶認識“我”的重要參照。所以,媽媽要帶寶寶多與同齡夥伴遊戲,不管他們和諧相處還是出現衝突,都是寶寶學習觀察和琢磨別人的機會,如果媽媽主動引導他比較同伴與自己有什麼不一樣,他的自我意識就更加清晰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