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培養孩子過程中不要庸人自擾

記得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經發出這樣的慨歎:“我非常感歎人們的智慧。 足它推動了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斷發展, 但是我也經常為此感到惋惜, 因為人們總是被自己的思維判斷捆住手腳。 ’意識帶給人類的利與弊是可以相抗衡的, 大腦指揮著人們所有的行動, 判斷著人們目前的狀況, 正確的判斷讓人進步, 錯誤的理解則會讓人看起來很可笑。

在英格蘭海岸漁民之間廣為流傳這麼一則故事:

有一個名叫湯姆的人從來沒有見過海, 只是通過別人的描述在心中產生了對海的大致瞭解,

Advertisiment
很渴望見到浩瀚的大海。 終於有一天, 他得到了去海邊的機會, 采到了海邊, 當時還是清晨, 海上籠罩著迷霧, 他暗自思索道:-啊!這難道就是海嗎?與我想像的不一樣, 這裡太冷了, 幸好我不是水手, 也不生活在海邊。 此時他遇見了一位準備出海的水手, 他們開始交談起來。

“那你為什麼會喜歡海呢?這裡的視線不是很好, 而且又那麼冷。 ”湯姆問道。

“哦, 先生, 您可別誤會, 海不是經常有霧, 天氣也是會變化的。 有時, 大海很明亮, 像鏡子一樣。 而且無論是什麼樣的天氣, 我都愛它, 它很美, 不是嗎?”水手說。

“哦, 我不這麼認為, 當一個水手不是很危險嗎?。 湯姆問。

“我喜歡這個工作, 不會聯想到什麼危險, 我們家裡的每個人都在海邊長大, 他們也和我一樣深愛著人海。

Advertisiment
”水手說。

“那麼你的父親現在在哪裡呢?他也和你一樣認為海是美麗的嗎?”湯姆問他。

“他在兩年前死在海裡了, 他—輩子都深愛著養育他的大海。 。

“這太不幸了, 那麼你的祖父呢?”

“我的祖父和父親一樣, 死在了大西洋裡。 ”水手有些哀傷地回憶道。

“那麼你還有兄弟嗎?他怎麼樣?”

“我還有一個哥哥, 但是很遺憾, 他在海裡游泳時, 不幸淹死了。

“如果是這樣, ”湯姆說, “我要好心地勸告你, 朋友, 我建議你永遠都不要到海裡去。 ”

此時水手微笑著問湯姆:“那麼, 先生, 你願意告訴我你父親死在哪兒嗎?”

“啊, 他當然足躺在床上離開人世的。 ”湯姆說。

“那麼, 你的祖父呢?他在哪裡離開這個人世的?。

“也是死在床上。 ”

“這樣說來, ”水手說, “如果我是你,

Advertisiment
我就永遠也不到床上去。 ”

這個故事被許多漁民用采嘲笑那些遠離海邊的人, 雖然那些被嘲笑的人還不至於愚蠢到分不清楚現實和想像之間的距離, 但是人們出於本性, 會在很多時候假想一種危險, 采妨礙自己的判斷並且影響自己的言行。 事實上, 在很多時候, 危險只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中, 它發生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如果入們懂得理智地掌控自己的情緒, 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擔憂。 這樣, 在人們相處的時候, 也能更加趨於理性化。

為什麼那麼多的家長會對孩子進行百般十涉呢?因為父母對孩子們的愛使他們的腦海裡浮現假想的危險:他還沒同來, 也許是發生什麼意外了, 他的背包不見了, 也許是離家出走了,

Advertisiment
他和異性同學一起回家, 也許是早戀了, 他情緒不好, 也許是和朋友發生矛盾廠, 我不指導, 他的前途將一片暗淡:我不為他做, 他該怎麼辦……這些猜測最終導致的結果大多是與孩子發生爭執。 其實, 家長們應該理性地給予孩子關愛, 要知道很多青少年產生依賴心理的“罪魁禍首”就是家長。 家長的溺愛, 讓他們失去了自立的機會, 如果孩子長久都不能獲得這種獨立的機會, 就會導致他們失去自立能力。 生活中只想依賴於別人的幫助, 這才是真正的危險。

父母愛孩子天經地義, 但是不能盲目地愛, 要理智地愛, 不要拿不可能的危險來嚇自己, 更不要嚇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